于是谢道清便将‘签书枢密院事’(相当于枢密院的二把手,从二品)吴坚临时提拔为左丞相,贾余庆(与吴坚同一职位)为右丞相,陆秀夫为礼部侍郎一同前往元军大营谈判,其实谢道清本想将文天祥也升为右丞相兼枢密使,但文天祥本就不愿和谈,于是推辞不就,但却因圣命难违,于是便只好以端文殿学士的身份随行。
至元十三年(1276年)正月十八,宋军使团抵达位于皋亭山的元军大营,见到了元军主帅伯颜,并递交了议和书。
可灭亡南宋这种千古留名的机会就摆在眼前,只要伯颜精神没错乱,肯定不能同意宋廷的请求,于是便直截了当地拒绝了宋廷的请求,言语之中对于使团也没有多少的尊重。
面对着这样的情况,文天祥自然不甘示弱,本身他就对于和谈一事甚为不满,再加上身为一国使团,他也不愿意落了宋廷的脸面,于是便与伯颜展开了激烈争吵。
平心而论,如果是领军作战,哪怕十个文天祥绑在一起,也不是伯颜的对手,但若是论起语言辩论,二十个伯颜一起上也吵不过文天祥啊,要知道,文天祥可是南宋的末代状元!
很多人可能不太理解状元的含义,因为受主观印象影响,以现代人的眼光来看待古时的情况,认为古代文化普及程度低,读书人少,竞争没有那么激烈,状元最多也就相当于当今的高考状元。
其实这种想法大错特错。
科举制度自隋炀帝始,到清光绪帝废除,一共在中国历史上存续了一千三百多年,一共产生了十万名左右的进士,而仅宋一朝,就有六万多进士。
之所以产生这么多进士,其实和宋代的科举制度有很大的关系。
由于唐末五代时期所有朝廷基本都是重武轻文,宋太祖赵匡胤本人也是武将被黄袍加身,所以在宋朝刚刚建立的时候,他所制定的基本国策便是“重文轻武”,这一政策也被无数后世人所诟病,认为是直接导致宋朝羸弱的主要原因,但如果详细了解过唐末五代时期历史后,或许大家会有所改观,我们这里不多赘述,感兴趣的可以自己去搜索一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回归正题,宋初时的科举考试是每年举行一次,有的时候可能因为天灾或者是战争的缘故,变为两年一次,但大多时候还是秉持着一年一次的频率,这种情况整整持续了103年。
直到宋英宗治平三年(公元1063年)时,才正式将科举考试的时间定为每三年一届,自此流传下来。
我们现今了解比较多的是明清时期的四级科举制度,即院试(秀才)、乡试(举人)、会试(贡士)、殿试(进士)。
但宋代执行的是三级科举制度,因为宋代没有秀才,第一级的科举考试就是各州举行的取解试(乡试);第二级由礼部举行(会试);第三级同样被称为殿试,而且殿试分为甲乙二等,后来又重新分为五等,第一、第二等称之为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三等为二甲,赐进士出身;第四等、第五等为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这五等进士中,除了第五等的进士外,都不需要再次参加吏部的铨选考试,可以直接授予官职,而且不同于别的朝代,只是授予一些从九品的小官,除了极个别的人会被授予正九品的官职外,大部分进士起步就是从八品。
可以说,通过了科举考试,对于普通人来说,就是一步登天,不仅摇身一变成为了领导阶层,而且还可以免除徭役、赋税等多项压迫,如果一不小心成了朝中大员,其子孙后代也皆可受其恩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