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抛砖才能引玉,狗尾不能续貂,好东西要么没有,要么就很多。
在儒家和道家发言之后,剩下的几家那就精彩绝伦了,各有各的优点。
首先登场的是墨家巨子高渐离。
“在这已然统一的大秦帝国,墨家所主张的“兼爱”理念仍旧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人人平等互爱,不分亲疏贵贱,这般理念若能得以践行,便可消弭社会阶层之间的尖锐矛盾与激烈冲突,极大地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如今虽说已然没有了战乱纷争,然而贫富差距、贵贱之分依旧存在着潜在的忧患。
倘若能够推行兼爱,百姓皆能深深感受到温暖与关怀,从而大大增强对帝国的归属感和忠诚度。
“非攻”这一理念同样需要坚定不移地坚守。
虽说如今已经没有了外部的战争,但是应当将军事重心转移到防御方面,全力巩固边防,切实确保帝国的安宁祥和。
与此同时,应当将军事资源进行适度的调配,用于民生建设,比如修筑道路、搭建桥梁,以此促进各地之间的交流往来与协同发展。
“尚贤”乃是兴国的关键所在。
不论出身如何,唯有秉持唯才是用的原则。
统一的帝国迫切需要来自各方的贤能之士,来管理政务、推动经济发展、促进文化繁荣。
让真正有才能的人位居其应在之位,方能使得帝国繁荣昌盛,兴旺发达。
“节用”之策亦是万万不可废弃。
帝国刚刚建立,应当倍加珍惜各类资源,坚决反对奢侈浪费。
从宫廷到民间,大力倡导节俭之风,将节省下来的财物用于教育、医疗等关乎民生福祉的重要领域,全力提升百姓的生活品质。
“天志”乃是行为的准则规范。
敬畏天地,遵循自然的规律,切不可过度地索取掠夺,唯有如此,方能使得帝国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长久稳定的发展。
墨家的这些主张,其目的在于为统一的大秦帝国谋划长治久安的发展之道。”
而后是法家的一位中年人,不过并不怎么出名,但是他已经是大秦帝国官员当中的一位干吏,深耕律法多年。
“诸位,且在下详尽剖析这治国之理念。
如今我大秦已然一统天下,疆域广袤无垠,人口众多如繁星。
若要达成长治久安之宏愿,非严刑峻法不足以成事。
所谓严刑峻法,乃是精心制定一套完备且极其严格的法律体系。
这法律恰似一张缜密无隙的宏大之网,全面覆盖社会的每一个层面、每一个角落,毫无丝毫疏漏之处。
无论是市井之中百姓的琐碎日常之事,还是朝堂之上官员的政务行为举措,皆有清晰明确的准则规范。
赏罚的标准清晰无误,犹如夜空中璀璨耀眼的星辰,让百姓一目了然,确切知晓何事可为、何事决然不可为。
对于胆敢违法乱纪之人,务必严惩不贷,绝不姑息。
若有人盗窃财物,便当机立断断其手指,令其终身铭记不可再犯;若有官员贪污受贿,便毫不留情抄家流放,甚至处以极刑,以此警示其他官员切莫心存侥幸之念。
如此一来,犹如在百姓心中高悬一把锋利无比的利剑,时刻威慑着他们,使其不敢轻易触犯法律的红线,从而切实达到预防犯罪的根本目的。
陛下身为一国之君,还需熟练掌握“术”。
这“术”就如同陛下手中无形却又威力无穷的丝线,巧妙而精准地驾驭着群臣。
陛下需拥有洞察群臣心思的敏锐目光,清晰明了他们内心的欲望与恐惧。
对于那些忠心耿耿、政绩卓着的臣子,应当慷慨地予以重赏,使其感恩戴德,进而更加竭忠尽智、尽忠职守;对于那些心怀叵测、妄图专权弄势的奸佞之辈,则要不动声色地暗中观察,伺机抓住其把柄,给予严厉惩处。
比如,可故意放出一些似是而非的虚假消息,暗中观察群臣的反应,借此精准分辨忠奸。
又或者在群臣之间巧妙制造一些矛盾,让他们相互牵制,无法结党营私。
如此这般,陛下便能将群臣牢牢掌控于股掌之中,使他们全心全意地为陛下的宏图大业殚精竭虑、尽心尽力。
再者,陛下必须倚仗强大无比的“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