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下的姑苏城并未完全沉睡,某些角落依旧亮着灯火,传出隐约的丝竹之声。但林煜没有走向那些繁华之地,他的脚步不自觉地将他带向了城南一片较为破败的里坊。这里的空气似乎都更为沉滞,弥漫着一股草药和衰老的气息。他想寻找的,并非当下的答案,而是过去的回响。
在一间低矮的土坯房前,他停下了脚步。院子里,一位须发皆白、身形佝偻的老者,正就着微弱的灯火,笨拙地修补着一副破损的皮甲。他的动作缓慢,手指关节粗大变形,但眼神却异常专注,仿佛手中的不是破烂,而是某种神圣的遗物。
老者听到脚步声,缓缓抬起头,浑浊的眼睛里带着一丝警惕。当看到林煜只是一个陌生的年轻人时,警惕稍减,但依旧沉默。
“老丈,”林煜拱手行礼,语气恭敬,“晚生游学至此,听闻吴军雄壮,尤以当年破楚入郢一役为最,心向往之。不知老丈可否为晚生讲述一二?”
“破楚……入郢……”老者重复着这四个字,干瘪的嘴唇微微颤动,眼神飘向了远方,仿佛穿透了眼前的墙壁,回到了那烽火连天的岁月。他沉默了很久,久到林煜以为他不会开口。
“那都是……很久以前的事了。”老者的声音沙哑,如同破损的风箱,“我这条腿,就是在那时候瘸的。”他拍了拍自己的右腿。
林煜这才注意到,老者坐着的姿势有些别扭,右腿不自然地蜷缩着。
“那时候,带我们打仗的,是孙将军,还有伍大夫。”老者的眼中,渐渐燃起一点微弱的光,“跟现在……不一样。”
他拿起旁边的陶碗,喝了一口清水,开始了叙述。
“楚国,那是南方巨擘啊,带甲百万,车千乘。我们吴国,在他们眼里,不过是蛮夷小邦。”老者的语气里,没有恐惧,反而带着一丝当年的骄傲,“可孙将军不怕。他告诉我们,打仗,不是比谁的人多,比谁的力气大。”
“他说,‘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 要的是完整的胜利,不是两败俱伤的烂摊子。”老者努力回忆着那些对他而言过于深奥的词句,“还说,‘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