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时末,平安县的街市已彻底苏醒,喧嚣鼎沸。林小乙换下了那身显眼的公服,穿着一件半旧的靛蓝色粗布直裰,脚下是一双磨得有些发白的布鞋,浑身上下透着寻常人家少年的朴实,唯有那双过于清亮的眼睛,偶尔会泄露出一丝不凡的洞察力。他身边跟着的老成叔,更是衙门里的老资格,年近五旬,面容憨厚,穿着一身浆洗发白的褐色短打,嘴里叼着根草茎,眯着眼,活脱脱一个领着子侄闲逛市井的老汉。
两人混在川流不息的人潮中,不紧不慢地来到了位于城西南交界杨柳巷口的林家酒楼。
酒楼是栋两层小楼,白墙黑瓦,看起来还算新净。门口挂着“林家酒楼”的匾额,字迹算不得多好,却透着一股实在劲儿。此刻虽还未到午市最热闹的时候,但门口已然停了几辆代步的驴车,楼里隐约传出碗碟碰撞和食客的谈笑声。
“生意确实不错。”老成叔眯着眼,低声说了一句,像是在自言自语,又像是在提点林小乙。
林小乙微微点头,目光快速扫过酒楼门面以及周边的环境。巷口人来人往,位置算得上便利,但并非顶级的繁华地段。能有这般客流,要么是菜品极佳,要么是价格实惠,或者二者兼有。
两人迈步进了酒楼。一股混合着饭菜香气、酒味和人体温度的热浪扑面而来。堂内摆了七八张方桌,已有大半坐了人。跑堂的伙计肩搭白巾,手脚麻利地穿梭其间,高声唱喏,端盘送菜,显得十分忙碌。柜台后,一个穿着绸衫、面容精干的中年人正在低头拨弄算盘,想必就是掌柜。
“二位客官,里面请!是用饭还是吃酒?”一个机灵的年轻伙计立刻迎了上来,脸上堆着职业的笑容。
老成叔呵呵一笑,一副熟门熟路的样子:“寻个靠窗的亮堂位置,给我这侄儿尝尝鲜,来几个拿手小菜,一壶酒。”
“好嘞!您二位这边请!”伙计引着他们到靠窗的一张空桌坐下,利索地擦了擦桌子。
林小乙顺势坐下,目光看似随意地打量着四周。堂食的客人三教九流都有,有行脚的商贩,有附近铺子的伙计,也有几个穿着体面的闲汉。谈笑风生,推杯换盏,气氛热烈,似乎并未受到“狐妖”谣言的太多影响。但他敏锐地注意到,当有客人高声谈论起城东的“狐影”时,邻近几桌的客人会下意识地放低声音,或交换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而柜台后的掌柜,打算盘的手指也会微微一顿。
“伙计,你家这生意可真红火啊。”老成叔一边用粗瓷碗喝着伙计倒上的粗茶,一边状似闲聊地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