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供应链深度整合

原创设计的保护为“山海”筑起了前端的护城河,但苏晚晴深知,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必须扎根于更深处。

周五的供应链周报上,一组数据引起了她的注意:三款最受欢迎的原创商品库存告急,而代工厂的排期已经排到两个月后。

“为什么不能增产?”苏晚晴问供应链总监。

“这是家小厂,产能有限。”总监无奈地说,“而且……学友优选也在联系他们,开价更高。”

会议室里一片沉默。所有人都意识到,如果连核心产品的生产都无法保障,前端的任何创新都将是空中楼阁。

当晚,苏晚晴拨通了顾淮之的电话。二十分钟后,她带着核心团队出现在青云资本的会议室。

“我要收购这家工厂。”苏晚晴开门见山,将资料推到顾淮之面前。

顾淮之翻看着工厂的财务数据:“规模太小,设备老旧,收购意义不大。”

“我看中的不是设备,是人。”苏晚晴调出另一份文件,“这家厂的老师傅有二十年经验,能把手绘设计稿完美转化为产品。他们的工艺,是‘山海’设计灵魂的保证。”

她继续展示规划:“我要的不是一家代工厂,而是一个‘创新工坊’。把设计师派驻进去,让创意直接对接工艺,实现从设计到打样到量产的无缝衔接。”

顾淮之沉思片刻:“你想做多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