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可以把其他学校的代理也拉过来。"复旦的代理提议。
更让她惊喜的是,义乌的李厂长听说后,主动打来电话:"苏总,如果你要独立运营,我们愿意继续合作,条件可以再谈。"
这些支持让她更加确信:"山海"的价值,远远超出她的想象。
晚上,她重新核算了"山海"的财务模型。如果独立运营,半年内就能实现月利润二十万的目标。这个速度,一点都不比盲目扩张慢。
她在方案最后加上一句话:
"有时候,退一步不是放弃,而是为了跳得更远。"
周一一早,她提前来到公司。当杨帆走进办公室时,她已经在会议室等候。
"我想通了。"她开门见山,"我们不需要争论谁对谁错,而是应该发挥各自的特长。"
她展示出那份双品牌战略方案。
杨帆看完后,久久沉默。
"你是说......分家?"
"不是分家,是分工。"苏晚晴纠正,"你负责追逐规模,我负责验证模式。最后用业绩说话。"
这个方案出乎杨帆的意料。他原本准备了一场激烈的争论,没想到苏晚晴选择了另辟蹊径。
"我需要考虑一下。"他说。
"当然。"苏晚晴站起身,"不过我要提醒你,'山海'的商标和代理网络都在我名下。如果合作,我们可以资源共享。如果分开,我随时可以独立运营。"
这是她第一次在谈判中如此强硬。
走出会议室时,她知道,无论杨帆如何选择,她都已经赢了。因为她找回了自己的节奏,明确了自己的方向。
醍醐灌顶,不外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