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我们设计时已经考虑了冗余。”卡尔说,“按理说这点波动不该造成断连。”
“除非。”苏珊突然想到什么,“我们的冗余计算基于理想元件,但实际用的是二手货。理论和现实之间,差了一层油膜。”
“所以系统以为自己很安全。”陈浩说,“其实早就站在悬崖边上,还傻笑呢。”
实验室安静了几秒。
“现在怎么办?”卡尔问。
“不怎么办。”陈浩站起来,走到白板前拿起笔,“咱们认栽,但不认输。设备没达到目标,不代表方向错了。可能是材料拖了后腿,也可能是细节没抠到位。但这都不是放弃的理由。”
他在白板上写下三个字:**再测一次**。
“这次不急着发射。”他说,“我们先把所有元件的真实性能摸清楚。老的新的分开测,单独跑满负荷,看看到底谁能扛住,谁会趴下。”
“还要检查连接点。”苏珊补充,“焊点接触不良也可能导致瞬时中断。”
“对。”陈浩点头,“每一个螺丝钉都要查。我不指望一次就成功,但我不能稀里糊涂失败。”
“我建议建立测试档案。”娜娜说,“为每个回收元件建立独立性能曲线,后续组合时可规避风险搭配。”
“行。”陈浩说,“你搞数据库的,这事你牵头。苏珊负责代码层监测,卡尔盯硬件状态,我来协调节奏。”
“你不睡觉?”苏珊问。
“睡不了。”陈浩笑了笑,“刚说了要查到底,转头就躺下,那不成笑话了?”
“你不怕累趴?”卡尔说。
“怕啊。”陈浩说,“但我更怕明天醒来,发现自己是因为偷懒才失败的。那样的话,连抱怨设备老旧都没底气。”
他把笔放下,看向主屏上那条平缓的信号曲线。“咱们差得远,但还没输。”
“把过去七十二小时的所有测试记录都导出来。”他对苏珊说。
娜娜已经开始连接主机端口,机械臂稳稳插入数据槽,后台进度条缓缓推进。
苏珊打开虚拟界面,将一次次失败的传输片段标记归类。
卡尔坐在折叠椅上,手里拿着打印出的波形对比图,眼睛没离开屏幕。
陈浩站在主控台前,手指轻轻敲着桌面。
信号曲线静止不动。
实验室只剩下机器运转的低鸣。
终端屏幕突然跳出一条新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