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2章 深入分析,问题浮出水面

终端屏幕跳出一条新提示,字符滚动的速度比平时慢半拍。

娜娜的光学镜头立刻聚焦在那行字上。她没说话,机械臂已经插进主机接口,开始抓取后台日志。数据流像瀑布一样往下刷,绿色代码映在她的金属外壳上,一闪一闪。

“又来了。”苏珊靠在椅子上,手指敲了敲键盘,“每次出问题,系统都要卡一下才报错,跟挤牙膏似的。”

陈浩站在主控台前,手里捏着一支笔,指节发白。他盯着屏幕上的波形图,眼睛一眨不眨。“这次别放它过去。把所有数据切片,从第25秒开始,每五毫秒截一次状态。”

卡尔低头看着手里的打印纸,上面是三次测试的电压曲线。他皱眉:“下降幅度太小了,不到百分之一。按理说不该影响信号。”

“可它就是崩了。”陈浩把笔拍在桌上,“不是随机崩,每次都卡在三十秒左右。说明有东西在慢慢变坏。”

娜娜调出四条并行曲线:电源输出、放大模块电流、电池内阻、误码率。她将时间轴锁定在25到35秒之间,画面自动放大。

“看这里。”她的声音平稳,“电压从第25秒起持续微降,同时负载电流缓慢上升。电池内阻也在增加,三者变化节奏一致。”

苏珊凑近屏幕:“也就是说,供电能力在下滑,用电需求却在爬升?”

“对。”娜娜点头,“虽然单项波动都在正常范围,但叠加后形成压力累积。到第30秒时,系统已接近临界点。”

陈浩走到白板前,拿起记号笔画了一条线。“就像一群人抬石头上山。没人偷懒,可每个人脚下都打个滑,最后一起滚下来。”他在纸上写了个“累”字,圈起来,“咱们的设备不是坏了,是被自己拖垮的。”

卡尔翻过一页报告:“我查了焊点热成像,没有异常发热或接触不良。物理连接没问题。”

“那就是软性衰减。”苏珊切换界面,调出QPSK解调器的工作记录,“信号幅度轻微波动,导致解码失败率上升。系统自动启动重传机制,反过来加重了电路负担。”

“恶性循环。”陈浩在白板上补了几条箭头,“元件老化→响应变慢→电压微跌→信号畸变→频繁重传→负载加大→系统失稳。一步步推着自己往沟里走。”

实验室安静了一会儿。

“所以不能只看单个模块。”苏珊说,“得看它们在一起怎么互相拖后腿。”

“问题是。”卡尔抬头,“我们手上这些件,都是从旧设备里拆出来的。参数标称合格,实际用了多久、怎么用的,谁也不知道。”

“那就一个个试。”陈浩转身面对三人,“以后不再当它们是标准零件用了。我们要知道谁撑得住,谁一使劲就喘。”

“你是说……给每个元件做个体检?”苏珊问。

“不止体检。”陈浩咧嘴一笑,“还得建档案。谁几岁了,干过什么活,现在还能扛多重,全记下来。”

娜娜立即响应:“我可以启动‘电子元器件寿命建模协议’。结合历史使用记录和本次测试数据,生成性能评估模型。”

“听着像养老院管理系统。”苏珊笑了一声。

“差不多。”陈浩靠着墙,“咱们这堆老家伙,得安排明白点。不能让一个快退休的电容去带关键线路。”

“风险分级有必要。”娜娜继续道,“我建议设三类标签:绿色为稳定可用,黄色为限制使用,红色禁止用于高精度模块。”

“行。”陈浩点头,“你先拿这批回收件开刀。满负荷跑一遍,看看谁能坚持到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