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音未落,虚像已化作万千光点消散,唯有素绢上“天枢星核”四字仍在发光。悟空拾起一枚灵核棋子,只见棋子上隐约映出自己被压五行山的画面,山下压着的不是“唵嘛呢叭咪吽”符,而是“人核熔炉”四字。
孙悟空忽然想起五行山下的岁月——每到月圆之夜,总有阴魂附在山壁上哀号,诉说着被炼化灵核的痛楚。他原以为是自己大闹天宫的业报,此刻方知,那是饕餮通过地脉传来的冤魂之声。金箍棒在掌心震颤,仿佛在呼应他心底的怒火。
“先生说俺是先天一气……”悟空攥紧素绢,指节因用力而发白,“当年如来压俺五行山,是不是怕俺觉醒后,会成为破局之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诸葛亮的虚像虽已消散,晨雾中却传来幽幽叹息:“五行山者,‘金、木、水、火、土’五行封印也,正对应饕餮五窍。如来以你为‘天枢星核’之钥,既镇凶兽,又防你搅局……”声音渐不可闻,唯有晨雾中飘落的金粉,在素绢上积成“逆天改命”四字。
唐僧见悟空神色冷峻,知他心意已决,遂不再劝阻,转而翻开《楞严经》,指尖抚过经中“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句,忽觉经文发烫,竟显露出夹层中的密卷——那是当年金蝉子未被“洗魂露”篡改的记忆残片,画着灵山深处的灵核熔炉。
“师父,您看这个!”沙僧从行囊中取出一个锦囊,正是当年观音菩萨所赠,“俺昨夜整理行李时,发现锦囊里有片杏叶,竟未枯黄,叶脉间隐约有‘杏坛柏’三字。”
八戒凑上前去,猪鼻险些碰到杏叶:“乖乖!这莫不是孔老夫子显灵?”
唐僧接过杏叶,见叶背用朱砂写着“克核者,仁也”,不禁眼眶湿润:“儒界业火,需以‘仁心’引之。八戒,你钉耙中的业火浆液,需混以你的鲜血,以‘忠义’为引——当年你在高老庄护佑百姓,便是仁心之证。”
八戒摸摸后脑勺,嘿嘿笑道:“师父这么一说,俺老猪也算个大善人了!等取了儒界灵核,俺要回高老庄看看,说不定能想起更多事儿……”
正说话间,天际忽然传来仙鹤长鸣,竟有三只丹顶鹤衔着玉简飞来,落于唐僧肩头。玉简上刻着“道界业火,需借猴毛”八字,尾端盖着太上老君的丹炉印。
“老官儿这是何意?”悟空挑眉,拔下一根毫毛,只见毫毛竟化作微型八卦炉,炉底隐约可见灵核跳动,“莫不是想让俺用毫毛里的先天之气,去换他的业火灵核?”
沙和尚沉思道:“当年大师兄大闹天宫时,曾将毫毛混入兜率宫炉灰,或许道界灵核,需以毫毛为引。”
悟空点头,将素绢收入耳中:“也罢,俺便先去天庭走一遭。师父,您与呆子去曲阜,务必小心迦叶那厮——沙师弟,你随俺上天宫,咱们兵分两路,速战速决!”
众人正要起身,忽闻五丈原下传来低沉的震动,如巨兽翻身。唐僧袈裟上的七星印记再次发烫,竟在地面投出饕餮虚影,那虚影张开巨口,露出无数灵核组成的利齿。
“子时将至,饕餮的封印越来越弱了。”悟空望向洛阳方向,“司马懿那老匹夫,怕是想在子时集齐北斗七星核,彻底唤醒饕餮……俺们必须争分夺秒!”
说罢,他纵筋斗云而起,金箍棒直指三十三重天,身后留下一道金光,如彗星划破长空。唐僧望着他的背影,手中杏叶轻轻颤动,叶脉间渗出一滴露珠,竟化作“义”字落入八戒掌心。
“走吧,八戒。”唐僧翻身上马,“咱们去曲阜,寻那杏坛柏,也寻一寻,被灵山抹去的‘仁义’之心。”
八戒扛起钉耙,望着悟空消失的方向,喃喃道:“大师兄,你可一定要活着回来……俺老猪还等着跟你分灵核呢。”
沙和尚握紧禅杖,望向天际逐渐清晰的北斗七星,天枢星旁竟多出一颗暗星,似隐似现。他忽然想起诸葛亮的话:“东风可借,需祭真身”——或许,这颗暗星,就是孙悟空即将踏上的宿命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