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7章 陶家有子名陶安

他语气诚恳,眼中没有半分虚假。

小二将信将疑地看了他片刻,见他神色温和,衣着虽朴素却干净整洁,透着一股清雅气质,不似歹人,脸上表情才松了下来,指了指城西方向:

“原来如此,就在城西郊外,那边有条河,河边有一处竹篱笆围起来的茅草屋,就是那陶安家了。”

杨诺点头道谢,待饮尽杯中的茶水,便起身向着城西而去。

……

出了青阳城,沿着官道走了约莫半炷香的功夫,果然望见一条蜿蜒的小河。河边草木葱茏,一座简陋的茅草屋隐匿其中,竹篱笆上爬着些许瓜藤,透着几分清贫却安宁的气息。

杨诺隐匿身形落在院中石墩上坐下,并未惊动屋内之人。

透过半开的木门望去,只见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年正蹲在灶房内煎着药,他身着打了补丁的粗布衣衫,破旧,却干净,身形略显单薄,却动作娴熟地添柴、煨药,药香袅袅散开,显然已是重复了无数遍。

陶安早晨用捉来的一条肥鱼去药铺换了药材,便急忙回来将药煮上。

他知道,那一条鱼,其实并不够抵药材,不过是药铺的郎中有意扶照他而已。自从十年前与母亲侥幸躲过一劫后,虽然邻里旧识常有扶照,但当时他一个三四岁的稚童,一个二十来岁的寡妇,哪里守得住遗产。即便是别人没有使用阴招的情况下,产业也还是在两年前大旱之时彻底丢去了。

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母亲便病倒了,一直卧床不起。

也是这多年的经历,让他小小年纪,却已有着远超同龄人的沉静和稳重。

将煎好的药汁滤入碗中,端着药走进里屋,陶安小心翼翼地扶起床上一位面色苍白的妇人,将药碗凑到她嘴边,一勺一勺地喂着,动作轻柔,口中还低声说着宽慰的话:

“娘,听李郎中说,这次的药年份比以往都要高呢,心许娘你喝了这次的药,就好了呢。”

那妇人缓缓喝下一勺药汁,虚弱的道:

“唉,安儿,娘这病,是好不了了。大家伙看在陶家昔年的恩惠上,愿意施以援手,但这人情,终究是有限的,不可能没有底线帮我们,与其浪费在我这半死之人身上,不如留着,为安儿你谋一个好的前程…咳咳…咳咳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