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牺牲
郝金木的伤势极其严重,颈部大动脉被弹片割断,鲜血喷涌不止,全身还有数十处弹片伤。谷警官不顾一切地背起郝金木奔向医院,一路上鲜血洒满了道路。赶到医院时,谷警官的警服已被鲜血浸透。
由于伤势过重,加之失血过多,郝金木最终抢救无效,英勇牺牲。气管受损的他在生命最后时刻,未能留下一句遗言。
事后,警方根据歹徒生前活动轨迹,找到了其余被盗枪支弹药。
英雄身后
1977年12月26日,郝金木被追授为革命烈士。他的事迹至今仍在洛阳警察博物馆陈列展出。
郝金木出生于洛阳市孟津县会盟镇一个普通农家,家境贫寒。作为家中长子,他初中毕业后就主动分担家庭重担,供养弟弟妹妹读书。
资料记载,小时候家里的一块饼馍都要切成几份分着吃,而他总是把自己那份让给弟弟。
1971年,18岁的郝金木加入警队。他身体素质出众,是单位篮球队主力,因表现优异被选入刑警大队。
同事们都记得,这个15岁时就曾勇救落水同伴的年轻人,从警后一直保持着正直勇敢的品格,长期照顾村里的五保户老人。
在刑警岗位上,郝金木屡破要案,总是冲锋在前。令人痛心的是,牺牲前一天,他刚与未婚妻见过面。这位初中同学与他相恋多年,两人已谈婚论嫁,却没想到这一别竟是永诀。
郝金木牺牲后,他的弟弟郝金平退伍后继承兄长遗志,也成为一名刑警。
未解之谜
由于当时案件信息保密,这起震惊全国的盗枪案至今仍留下诸多谜团:盗枪犯的真实身份是什么?他盗窃大量武器的真正目的何在?为何要在袖中暗藏打开保险的手榴弹?
通常来说,只有两种人会采取如此极端的做法:一是绑架团伙成员,为避免被捕后泄露同伙而准备自尽;二是决心报复社会的亡命之徒。但真相究竟如何,可能永远成谜。
这起案件也警示我们,警察工作时刻充满危险。许多人以为抓赌扫黄风险不大,实则不然。许多重案犯都随身携带武器,民警每一次出击都面临着生死考验。
如今,我国对爆炸物品的管理日趋严格,煤矿、矿山的炸药雷管都要严格登记,民间土制炸药的现象已基本绝迹。但我们要永远铭记,正是郝金木这样的英雄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社会的安定与和谐。
在那个血色深夜,24岁的郝金木用自己的生命践行了人民警察的铮铮誓言,他是真正的英雄,值得世人永远缅怀和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