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那张染血的纸团

这一发现让所有办案人员为之一振。当夜,足迹样本的传真件就被送到了刚出差归来的郑德才桌上。

郑德才立刻投入比对工作。一小时后,他神色凝重而又带着一丝兴奋地对专案组同志说:

“相似度极高!娄大明确有重大嫌疑。但传真件清晰度不够,我必须亲自去南方一趟,查验原始证据!”

次日清晨,郑德才与专案组骨干成员便搭乘航班飞赴南方。抵达后,他们不顾旅途劳顿,直奔当地公安局证物室。

当郑德才亲手捧起那份保留完好的现场足迹模型,在专业灯光下仔细审视时,他的呼吸不禁变得急促。

经过两个多小时反复比对、测量,他最终抬起头,目光坚定地向在场的所有侦查员宣布:

“就是他!没错,‘11·11’案件现场的足迹,就是娄大明所留!”

真凶身份确认的消息传回郑州,专案组指挥部一片振奋。笼罩在案件上空的重重迷雾,终于被撕开了一道口子。

通缉令迅速更新,娄大明的罪名增加了“强奸未遂”。

一张更严密的大网悄然撒开。

不久,山东济宁警方传来消息:娄大明在当地因乘坐出租车开车门与他人发生刮蹭纠纷,双方动手,娄大明在交警调解时出示了身份证并赔偿了对方。

处理此事的交警在事后例行查询内部网络时,意外发现娄大明竟是通缉要犯!

“11·11”专案组闻讯,立即派出十名精干民警,火速驱车赶往三百二十公里外的济宁。

在当地警方配合下,他们很快查到娄大明并未入住旅馆,而是在郊区租了一间平房隐匿。

警方当机立断,在电视台发布了通缉信息。果然,一名警觉的房东看到电视后,立即报警,提供了娄大明的确切藏身地点。

11月27日深夜,郑州、济宁两地三十余名民警,将娄大明藏身的平房团团围住。

抓捕行动经过周密部署,由房东以送棉被为由上前敲门。

当房门开启的一刹那,民警如神兵天降,迅猛冲入屋内,将尚未反应过来的娄大明死死按在地上。

冰冷的手铐戴上手腕时,民警厉声告知:“我们是郑州‘11·11’专案组的!” 听到这句话,原本还试图挣扎的娄大明,身体瞬间瘫软下去,面如死灰,喃喃自语道:

“我知道……我知道……这一天终于来了。这半个多月,我天天做噩梦,最怕听到的就是警车的声音……现在,反而……轻松了。”

被押解回郑州后,娄大明对罪行供认不讳。

他交代,因到郑州找工作未果,盘缠用尽,遂心生歹念,潜入学院家属院作案。

在向东方、刘怡教授家中行窃时,不慎惊醒了两位老人,为防止罪行败露,他凶残地杀害了这对学者夫妇。

经核实,娄大明,男,二十七岁,身高一米七七,体态中等偏瘦,其作案时所穿的胶底皮鞋,与郑德才专家此前推断的鞋种以及绘制的鞋底花纹结构图完全吻合。

凶手的实际体貌特征,与专家组的分析推断几乎分毫不差。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这起轰动一时的校园双尸血案,在警方不懈的努力和现代刑侦技术的支持下,历经半月余,终告侦破。

不久之后,罪大恶极的娄大明被依法押赴刑场,执行枪决,为其残忍罪行付出了应有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