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年广东特大盗枪案侦破纪实

深秋的凌晨,一列北上的272次列车在湘南大地上呼啸疾驰。

车厢内,一名年轻男子蜷缩在硬座角落,右手始终紧按着胸前的军用挎包。挎包里,两支上膛的手枪正静静躺着。

他望向窗外飞速后退的夜色,嘴角露出一丝侥幸的笑意。殊不知,九分钟后,他的命运将发生天翻地覆的改变。

午夜急电

1987年10月6日凌晨,汕头市公安局值班室的电话骤然响起,打破了秋夜的宁静。

市内某重点单位保卫科报告:枪柜被撬,一支威力强大的59式手枪、一支精致的64式手枪及50发子弹不翼而飞。

警灯划破夜色,刑侦大队的侦查员们第一时间赶赴现场。

勘查发现,保卫科的门窗完好无损,室内其他办公桌、文件柜均未被翻动,唯独那个墨绿色的枪柜被暴力撬开,锁舌扭曲变形。

保卫科长面色凝重地回忆:前一天傍晚17时下班后,按规定留有两名保卫干事值夜班。

但在17时30分左右,两人为图方便,竟同时离开岗位前往食堂打饭,期间未锁办公室门。

这一违规行为,让保卫科出现了近二十分钟的安防真空。

蛛丝马迹

步法专家蹲在现场,仔细勘验地面足迹。

经过精密测量和比对,专家断定:

嫌疑人应为身高1.65米至1.68米、体重约60公斤、年龄在20岁上下的男性青年,步伐特征显示其行动敏捷。

与此同时,内部排查组在单位人事部门配合下,对本单位所有适龄男性青年工人进行筛查。

一条重要线索很快浮出水面:某车间河南籍临时工尹新庆,自10月5日傍晚下班后就再未回过宿舍,次日也未到岗上班。

这名21岁的青年工人身高正好1.68米,体貌特征与专家推断高度吻合。

全省布网

10月6日11时40分,广东省公安厅紧急会议室内气氛凝重。各地市公安处、公安局主要领导,以及民航、铁路、航运公安部门负责人齐聚一堂。

此时,汕头市公安局已完成首轮拉网式排查,确认尹新庆已不在汕头境内。

“嫌疑人极可能携枪外逃!”省公安厅厅长在会上强调,“必须立即在全省范围内布下天罗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