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5月27日,一辆军用卡车疾驰而入,冲进武汉解放军某医院的大门。两名战士从驾驶室跳下,怀抱一个浑身是血的年轻姑娘,疾步冲向急救室。
是车祸?还是其他意外?围观的人们心中顿时浮起一片疑云。
急救室内,标志危重病人抢救中的红灯骤然亮起。
姑娘被迅速安置在急救台上。她已陷入休克,双眼紧闭,惨白的脸因剧痛而扭曲变形……
抢救紧张地进行着:清创、止血、注射急救针剂……十几分钟后,她艰难地微睁双眼,嘴唇轻轻颤动,似乎想说什么。
主治医师俯身贴近,只听她断断续续吐出几个字:“我……后悔……”随后,是一声几不可闻的叹息。她的头歪向一侧,再也没有抬起。护士缓缓地用白布单盖住了她的全身。
急救日志上留下一行冰冷的记录:5月27日上午10时,抢救无效死亡。
姑娘的遗体被推入解剖室,市公安局的数名法医早已等候在此。经鉴定,她的死因是重度颅脑损伤导致的出血性休克。
死者身份很快查明:徐玉娟,19岁,武汉黄陂县人,随村建筑队来武汉参与施工。
她为何竟遭此横祸?这一切,还要从两天前说起——
1993年5月25日,是玉娟生平第一次领到工资的日子。
她满心欢喜,打算用这笔钱为自己添置一身新衣——既然来到大城市,说什么也不能被人看低。傍晚刚吃完饭,她便拉着一位女伴,兴高采烈地快步走向百货商场。
两人说笑着穿过汉正街附近的一处岔路口。就在这时,一个农村打扮的青年人骑着辆载重自行车朝她们疾冲而来。
车前把挂着一个包袱,后架两侧各悬一只柳条筐。因车速太快、负载又重,他操控得十分笨拙。
眼见车要撞上,女伴惊叫一声跑开数米,玉娟却躲闪不及,被车轮碾过脚面,连人带车摔倒在路边。
骑车的青年叫庄杰,刚满22岁。这天一早,他和同村人运菜到武汉某农贸市场售卖。
下午卖完菜,他想起次日是奶奶生日,难得进城,该给老人带点礼物,便去商店用刚赚的钱买了两斤蛋糕。
天色渐晚,归家心切的他奋力蹬车。习惯了乡间小路的他,面对城市街道的车水马龙,不禁有些慌张,一遇紧急情况更是手忙脚乱。于是,谁也没料到的一幕发生了。
就在撞倒玉娟的那一刻,他们谁都不曾意识到,一场悲剧的序幕正缓缓拉开,而主角,正是她与他。
庄杰是个憨厚朴实的农村青年,从未惹过这样的麻烦。他从地上爬起,一时呆立不知所措。
玉娟的女伴赶忙扶起玉娟,提议道:“快送医院看看吧!”庄杰这才回过神来,连声应道:“应该,应该!”他用自行车推着玉娟,一路小跑奔向附近一家医院。
值班医生仔细检查后宽慰道:“别担心,只是肌肉有些红肿,擦点药,一两天就能好。”
庄杰取来药,又推车将玉娟送回住处。刚安顿她坐下,玉娟便气呼呼地说:“不行,我脚还疼,得去拍个片子。”
庄杰忙答:“好,那就拍片子。”
玉娟又说:“你去租辆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