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奉天殿广场,洪武二十六年的元旦寒风,如同裹挟着冰刃,切割着每一个跪伏在地的勋贵宗亲、文武百官。金砖的寒气透过厚重的朝服,直透骨髓。
朱允熥跪在宗室队列最末的阴影里,靛蓝的黔王蟒袍沉重地压在身上,如同无形的枷锁。他低垂着头,目光死死盯着眼前冰冷光滑的金砖倒影——那里,映着御阶之上,侍立在朱元璋身侧、那抹刺目的明黄身影。
时间仿佛凝固。死寂中,只有心脏在胸腔里疯狂擂动的声音,和眼前弹幕那近乎癫狂的刷屏:
「要开始了!要开始了!洪武爷要开口了!」
「终极审判!屠刀即将落下!」
「允熥崽稳住!就当自己是块石头!」
「石头?我看是砧板上的肉!」
「前排兜售瓜子汽水!见证历史时刻!」
终于,那高踞于蟠龙金座之上的身影,动了。
朱元璋缓缓站起身。他身形依旧高大,但岁月的重负和丧子的悲痛,似乎在这位开国雄主身上刻下了更深的印记。
他没有立刻说话,那双深陷却依旧锐利如鹰隼的眼眸,缓缓扫过殿下黑压压的人群。那目光所及之处,空气都仿佛冻结,无人敢与之对视,连呼吸都小心翼翼。
最终,那冰冷、威严、带着不容置疑力量的目光,如同两道实质的冰锥,穿透了重重人影,精准无比地钉在了跪在阴影最深处、身着靛蓝蟒袍的朱允熥身上!
朱允熥只觉得一股寒气从尾椎骨瞬间炸开,蔓延全身!他几乎能感觉到那目光的重量,压得他头颅更低,脊背几乎要折断!
朱元璋开口了。声音不高,甚至带着一丝老迈的沙哑,却如同洪钟大吕,清晰地敲在每个人的耳膜上,带着金铁交鸣的肃杀:
“今日公推储君,关系大明国本,社稷千秋!”
他顿了顿,每一个字都如同重锤落下:
“咱,只提两点规矩。”
“其一!”他目光扫过前排几位亲王,“皇子之中,只从皇后嫡子——秦王、晋王、燕王、周王——四王之中推选!其余庶子,不得参与!”
轰!一股无形的冲击波扫过前排的藩王队列。秦王朱樉的背脊似乎挺直了一瞬,晋王朱棡的头垂得更低,燕王朱棣依旧沉稳如山,而年轻的周王朱橚则明显身体微颤。那些排在后面的庶出亲王,则如同被霜打的茄子,彻底蔫了下去。
“其二!”朱元璋的目光转向御阶旁那抹明黄,声音似乎缓和了一丝,却更显残酷,“太子后代允炆,乃标儿嫡脉,可参选。”
朱允炆身体微微一颤,苍白的脸上似乎泛起一丝不正常的潮红,连忙深深低下头。
弹幕疯狂滚动:
「果然!嫡子限定池!周王朱橚是凑数的吧?」
「允炆果然在列!意料之中!」
「庶子们:得,连陪跑的资格都没了!(松口气?)」
「洪武爷:咱的规矩,咱说了算!」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规矩已定,这场血腥赌局即将开盘之际,朱元璋的目光,却再次牢牢锁定了阴影中的朱允熥!
那目光,带着一种极其复杂的审视,仿佛穿透皮囊,直抵灵魂深处。有冰冷,有探究,或许…还有一丝连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被重重权谋包裹的、极其微弱的…属于祖父的复杂情绪?
朱元璋的声音再次响起,这一次,带着一种刻意为之的、近乎“公平”的语调,却字字诛心:
“至于…黔王朱允熥…”他刻意加重了“黔王”二字,如同在伤口上撒盐,“他毕竟是太子元妃所生之子…”
整个大殿的空气,在“太子元妃所生之子”这几个字出口的瞬间,被彻底抽空!一片死寂!落针可闻!无数道目光如同探照灯般,“唰”地一下,全部聚焦到了那个靛蓝色的、跪在阴影里的身影上!
朱元璋仿佛很满意这死寂的效果,他微微顿了一下,才继续用那平稳却如同惊雷般的声音说道:
“若不让他选…”他环视群臣,嘴角似乎勾起一丝极淡、极冷的弧度,“恐怕天下人,会认为咱…有失公允。”
“就将他的名字,也加上罢。”
轰隆——!!!
朱允熥只觉得脑海中仿佛有万道雷霆同时炸响!眼前瞬间一片漆黑,耳朵里只剩下尖锐的嗡鸣!他身体剧烈地一晃,若非双手死死撑住冰冷的地面,几乎要当场瘫倒!
名字…也加上罢?
加…上…罢?!
这轻飘飘的六个字,如同六把烧红的烙铁,狠狠烫在他的灵魂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