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公推修罗场!黔王观刑!

01

孝陵的松涛依旧呜咽,但守陵小屋的死寂被一种无形的、来自应天府的巨大压力所取代。

年关将近,洪武二十六年的元旦钟声仿佛提前敲响在每个人的心头,带着金铁交鸣的杀伐之气。朱允熥枯坐如朽木,眼前纷乱的弹幕成了他感知外界风暴的唯一窗口。

蓝姑姑的密报越来越简短,间隔越来越长,每一次带来的只言片语都如同沾血的碎片,拼凑出一幅令人窒息的朝堂乱局图景:

“秦王府门庭若市,金银流水般送出…”

“晋王府闭门谢客,然暗流汹涌…”

“燕王府…静得可怕…”

“东宫…允炆皇孙…日夜啼哭,形销骨立…”

弹幕如同嗜血的秃鹫,围绕着这些碎片信息疯狂盘旋撕咬:

「秦王朱樉!钞能力发动!疯狂撒币拉票!」

「真·买票!洪武爷:咱的刀正好缺个开刃的!」

「晋王朱棡:装死?坐山观虎斗?想当渔翁?小心把自己观进去!」

「燕王朱棣:稳如老狗!这才是高手!知道枪打出头鸟!」

「朱允炆哭?哭就对了!他除了哭和装孝子贤孙还有啥?」

「允熥崽:感谢舅公(蓝玉)疯狂给燕王/秦王拉仇恨!‘谁票多谁死’计划通!」

「人人知道是坑!但万一呢?那可是皇位啊!亲爹/爷爷总不会真砍了亲儿子/孙子吧?」

「洪武爷:呵呵,你们对‘狠’字一无所知。(看看胡惟庸、李善长、空印案…)」

「允熥是例外?那是他‘自请黔王’演得好!外加死鬼爹的面子!换秦王试试?」

「黔王殿下!您这招驱虎吞狼+借刀杀人+祸水东引…玩得溜啊!坐看叔叔们和好哥哥在坑里互啄!」

「允熥:过奖。反正坑底迟早有我一个,先看他们表演。」

朱允熥麻木地扫过这些文字。他知道,蓝玉一定忠实地执行了他那“谁票多谁死”的毒计,正利用其庞大的军中影响力,四处煽风点火,或明或暗地“支持”着不同的藩王,尤其是秦王和燕王,力图将他们的票数推向危险的巅峰。

这场公推,早已脱离了“为国荐贤”的本意,彻底沦为各方势力押上身家性命的疯狂赌局!赌注,就是未来帝位,以及…自己的项上人头!

而朱允炆?朱允熥心底冷笑。他那好哥哥的哭泣,恐怕恐惧多过悲伤。

他最大的依仗——父亲朱标留下的文官班底(黄子澄、齐泰等),在此刻勋贵武将势力主导的“公推”中,力量被严重削弱。

支持他的票数,注定不会好看。这对他那“天命所归”的自我认知和皇祖父心中的分量,无疑是沉重一击。

所有人都被逼着跳进了皇祖父精心挖掘的深坑,在坑底互相撕咬,只为博取坑边那位执刀屠夫一个…或许根本不存在的“生”的机会。

02

守陵的日子漫长而空洞。朱允熥在麻木的跪拜和枯坐间隙,竟也生出几分病态的“闲情逸致”。

他如同一个置身事外的棋手,在脑海中推演着奉天殿外那场决定帝国命运的疯狂赌局,分析着几位“选手”的优劣。

这推演本身,就是他绝望中仅存的、冰冷的理智游戏。

弹幕仿佛成了他的参谋部,激烈地争论着赔率:

「开盘!下注了!秦王1赔3!燕王1赔2!晋王1赔5!允炆皇孙1赔10!黔王…呃…1赔1000(买定离手!)」

「允熥崽,闲着也是闲着,分析分析?」

「秦王朱樉:最大优势——序齿!嫡次子(自封)!钞能力拉满!最大劣势——蒙古王妃(原罪)!暴虐名声(像爹但没爹的功绩)!」

「弹幕补充:秦王次妃邓氏(邓愈女)生了三个儿子!这很重要!说明他有合格继承人!加分!」

「晋王朱棡:优势——序齿靠前(老三),太原重镇,兵精粮足。劣势——性情跋扈得罪人多,身体貌似不太好?存在感略低。策略——猥琐观望,想捡漏?」

「燕王朱棣:王炸!优势——战功赫赫!威震北疆!深得军心!最‘类父’!劣势——序齿靠后(老四)!非嫡!蓝玉等勋贵的‘支持’是把双刃剑(催命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