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珠映月:西晋水韵记(上卷)

商船行至赤壁附近时,忽然遇到风浪,江水翻涌,船身剧烈摇晃。沈安连忙冲进货舱查看,却发现装江珠的木箱被浪打翻,几块江珠滚落在甲板上,其中一块最大的江珠竟顺着船舷的缝隙掉进了江中!“我的江珠!”沈安惊呼,不顾众人阻拦,抓起一根绳索,纵身跳入江中——这颗江珠是他与供货商约定的“主信珠”,若丢失,合作便会中断。

江水冰冷刺骨,浪头不断拍打在沈安身上,他凭着多年的水性,在浊水中搜寻。江珠在水中泛着淡金的微光,像一颗坠落的星星,沈安循着光,终于在一块礁石旁抓住了江珠。当他被船工拉上船时,浑身湿透,却紧紧攥着江珠,掌心的温度将珀石焐得温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沈郎,你这是何苦?一块江珠而已。”阿福递来干布,语气里满是担忧。沈安笑着擦干江珠上的水渍:“这不是普通的江珠,是信任的信物。我与供货商从未谋面,全靠江珠确认身份——长江的水孕育了江珠,也孕育了我们的信任。”他将江珠小心翼翼地放回木箱,又在箱外裹了三层油布,防止再被水浸湿。

三日后,商船抵达蜀地码头,沈安捧着装有江珠的木箱,见到了供货商李老板。李老板接过木箱,取出那块“主信珠”,看到上面的水纹,笑着说:“果然是沈郎!这江珠的水纹,除了长江中游的江滩,别处可采不到。”两人顺利完成交易,沈安望着码头上的江水,忽然觉得,这江珠不仅是信物,更是长江商路上的“守护者”——它从江水中来,见证着商船的破浪前行,也见证着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坚守。

后来,沈安每次商船启航前,都会将一块小江珠挂在船头,说:“长江的水养着江珠,江珠能护着商船平安。”船员们也渐渐相信,这颗带着水纹的江珠,真的能带来好运——商船在长江上航行多年,从未再遇到过致命的风浪,而那颗挂在船头的江珠,也在江风与日光的洗礼下,愈发温润,愈发透亮,像一颗永远闪耀在长江上的星星。

上卷结语

从蜀江渔翁采珠的滩头,到江滩药庐治病的陶壶;从建康书斋赏月的案前,到长江商船破浪的船头——江珠,这颗被《博物志》称为“琥珀别名”的宝珠,在西晋的江域间,显露出它“江水孕育”的独特气质。它带着长江的清润,藏着江滩的记忆,是渔人眼中的珍宝,是药农手中的良药,是文人笔下的风雅,是商人心中的信物。下卷之中,这颗“长江明珠”还将在西晋的寺院、工坊、边关与市井中,续写更多与“水”相关的传奇,让长江的水韵,在时光里与江珠的光痕永远交织。

上卷赞诗

蜀江渔翁踏浅沙,晨露中寻江珠华。

药庐阿楚磨珠粉,一碗清汤愈渔家。

建康书斋邀月赏,笔落诗成咏碧霞。

商船沈安破浪行,珠作信物守天涯。

《博物志》中记芳名,水孕明珠自不差。

且待下卷续新曲,长江千载映珠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