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塞藿棘传(下卷)

小石头第一次喝这粥,就觉得味道不错,小口小口地喝了大半碗。喝了三天后,王二嫂惊喜地说:“秦大夫,小石头昨天夜里没尿床!”一周后,小石头不仅不尿床了,吃饭也多了,白天跟着村里的孩子跑着玩,精气神儿十足。王二嫂特意给秦越做了双小孩的布鞋,笑着说:“这粥太管用了!我问了村里的老嬷嬷,她们说以前也有孩子尿床,就用‘铁线藿’芽煮水喝,只是没加山药,效果没这么好,您这法子真是绝了!”

秦越想起前几日在《榆林府志》里看到的记载:“小儿遗尿,藿芽配薯蓣(山药)粥食,效佳。”他在笔记上写下:“初春小儿遗尿,淫羊藿芽一钱,山药五钱,沙棘果一钱,与小米熬粥服,温肾健脾,酸收固摄,合春生养阳、脾土生肾水之理,《榆林府志》有载,民间口传经验补充,适配小儿体质。”窗外的阳光透过窗棂,落在粥碗里,泛着暖暖的光,像小石头脸上的笑容。

第三卷 盛夏暑湿兼寒困 藿香化浊护脾阴

嘉靖二十四年盛夏,延安府难得下了几场雨,雨水过后,山坳里的湿气格外重,像一层黏黏的雾,裹在人身上,闷得难受。秦越正在药铺里整理沙棘干,就见货郎李老三挑着空货担,摇摇晃晃地走进来,脸色蜡黄,额上满是冷汗,一进门就瘫坐在凳上,喘着粗气:“秦大夫,我……我刚才在山路上走,忽然觉得头晕恶心,浑身没力气,还觉得冷,像掉进了冰窖里,您快给我看看!”

秦越上前,摸了摸李老三的额头,滚烫,再摸他的手,却冰凉,诊他的脉,脉象濡数,舌苔黄腻。“老三,你这是暑湿困脾,兼肾阳虚寒。”秦越解释道,“盛夏‘夏长’,湿气重,你挑着货担走山路,暑湿邪气滞在脾里,脾属土,脾困了,就会头晕恶心;你常年在外奔波,冬天受的寒邪没散,肾阳不足,所以浑身发冷——这是‘暑湿兼寒’,光清热解暑不管用,还得温补肾阳,健脾化湿。”

李老三急道:“那可咋整?我还得去榆林府送货呢!”秦越笑道:“用‘铁线藿’叶配藿香,再加点沙棘,保证你两天就能好。藿香辛温,能化湿解暑、和中止呕,正好治暑湿困脾;淫羊藿叶温补肾阳,驱散里寒,这是‘表里同解’;再加点沙棘,酸温入肝,既能‘酸甘化阴’,护着藿香和淫羊藿温燥不伤津液,又能开胃,让你能吃饭,有力气赶路。”

他带着李老三去后山采盛夏的淫羊藿叶——此时的叶片长得格外繁茂,苍绿的叶片像展开的小扇子,三枝九叶亭亭玉立,叶背泛着淡绿,摸上去带着韧劲。“盛夏的叶子药力足,温阳祛寒更有力,不过得选没被虫咬的,药力才纯。”秦越一边采,一边说,“藿香就在药铺后院种着,刚开花,香味浓,化湿效果最好。”

回到药铺,秦越将淫羊藿叶三钱、藿香二钱、沙棘果二钱放入砂锅,加井水煎了半个时辰,滤出药汁,放温后递给李老三:“你先喝一碗,喝完躺会儿,出点汗,暑湿就能散了。”李老三接过药汁,一口喝下,觉得一股辛香从喉咙滑到肚子里,不多时就觉得身上出了层薄汗,头晕恶心轻了大半,也不觉得冷了。

秦越又给了他两剂药,叮嘱道:“剩下的药,你到榆林府后煎了喝,每天一剂。路上别喝凉水,别吃生冷的东西,多吃点小米粥,养养脾。”李老三按此法服药,两天后就恢复了力气,挑着货担去了榆林府。回来时,他特意给秦越带了榆林府的酥糖:“秦大夫,您这药太管用了!我在榆林府问了药铺的掌柜,他说《榆林府志》里就有‘暑湿兼寒,藿叶配藿香’的记载,只是我以前不知道,多亏了您!”

秦越翻出《榆林府志》,在“民生·医药”卷中找到记载:“盛夏暑湿,民多兼寒,取三枝九叶草(淫羊藿)配藿香、沙棘,水煎服,汗出湿散,寒去身轻。”他在笔记上补充:“盛夏暑湿兼寒,淫羊藿叶三钱,藿香二钱,沙棘果二钱,水煎服,化湿解暑,温阳散寒,酸甘护阴,合夏长驱邪、表里同解之理,《榆林府志》有载,临床实践验证,适配奔波劳顿者。”窗外的蝉鸣声声,屋里的药香与酥糖香交织,透着盛夏的生机。

小主,

第四卷 深秋肺虚咳不止 藿芪同补肺肾元

嘉靖二十四年深秋,延安府的风开始变凉,刮在脸上带着干燥的凉意,山坳里的沙棘果红得似火,一串串挂在枝头,像燃烧的小灯笼。秦越正在药铺里采摘沙棘果,准备用来炮制新的淫羊藿,就见草原上的老牧民巴特尔骑着马,匆匆赶来,手里拿着一块羊皮,脸色憔悴,咳嗽声断断续续,每咳一声,都忍不住皱眉头。

“秦大夫,您快给我看看……”巴特尔刚下马,就捂着胸口咳了起来,咳得眼泪都流出来了,“这咳嗽快一个月了,白天咳,夜里也咳,痰少得很,是白色的,咳得胸口疼,还觉得气短,走几步就喘,身上也没力气,草原上的郎中给我开了止咳药,喝了也不管用。”

秦越扶他坐下,诊了他的脉,脉象细弱,舌苔淡白,又问:“你是不是夜里咳得更厉害?还觉得怕冷,腰也酸?”巴特尔连连点头:“是啊!夜里咳得睡不着,盖两床羊皮袄还觉得冷,腰也酸得厉害,骑马都没力气。”

“你这是肺肾两虚,寒邪犯肺。”秦越解释道,“深秋‘秋收’,本应养肺藏肾,你常年在草原上放羊,风吹日晒,肺气虚了,就容易受邪;肾属水,肺属金,金水相生,肺气虚久了,肾也虚了,肾不纳气,就会气短咳嗽;寒邪还在肺里,所以痰白怕冷。得用‘铁线藿’配黄芪,再加点沙棘,补肺肾,散寒邪。”

他解释道:“黄芪甘温,能补肺气、固表,让肺有力量抵抗邪;淫羊藿辛甘温,归肾经,能温补肾阳、纳气,肾能纳气了,就不会气短咳嗽;沙棘酸温,能润肺生津,还能‘酸收’,帮着黄芪补肺气,帮着淫羊藿温肾不燥,这是‘金水相生’的法子,肺肾同补,寒邪自散。”

他带着巴特尔去后山采深秋的淫羊藿根茎——此时的根茎长得格外粗壮,挖出来时带着泥土,洗净后呈浅褐色,须根多而韧。“深秋的根茎,得用黄酒泡一天,再用蜂蜜拌炒,既能增强温肾纳气之力,又能让药味更平和,不刺激喉咙。”秦越一边炮制,一边说,“黄芪要选三年生的,切片后煎,补气效果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