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成药:如“沙参麦冬汤”被开发为颗粒剂、口服液,用于治疗阴虚燥咳、咽干口渴;
- 功能性食品:以沙参多糖为核心成分的含片、饮料,主打“润肺利咽”功能,面向雾霾高发区或用嗓过度人群;
- 外用制剂:沙参提取物(抗氧化成分)被添加到护肤品中,用于保湿、抗皱。
二、沙参的“药食两用”定位
沙参在传统应用中兼具“药用”与“食用”属性,但其“药食两用”的官方定位需结合法规与民间实践综合看待:
1. 传统与民间的“药食同源”实践
在中医理论中,沙参“性味甘凉,补而不燥”,适合作为日常调理食材。民间将其与食材搭配,用于滋阴润燥、补虚强身,尤其在秋冬干燥季节高频使用,形成了“药食结合”的传统(如清代《随息居饮食谱》记载沙参“可煮食、可蜜渍”)。
2. 现代法规与安全性
目前,沙参未被列入国家卫健委公布的“药食同源物质目录”,主要作为中药材管理(《中国药典》收载),但其食用安全性已被长期实践与现代研究证实:
- 毒理学研究显示,沙参(常规剂量)无急性毒性,长期食用(成人每日10-15g)未发现肝肾功能损伤;
- 食用禁忌:因性凉,脾胃虚寒(腹泻、怕冷)者需慎用;不宜与藜芦同用(十八反禁忌)。
三、沙参的膳食应用实例
沙参的膳食应用以“滋阴润燥、益气生津”为核心,适合搭配温润食材(如瘦肉、百合、山药),避免与辛辣、生冷食物同用。以下为常见做法:
1. 沙参玉竹瘦肉汤(滋阴润燥)
- 材料:北沙参15g、玉竹15g、瘦肉200g、蜜枣1颗(调味)、生姜2片;
- 做法:瘦肉焯水,与沙参、玉竹、蜜枣、生姜同入砂锅,加清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炖1.5小时,加盐调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