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酉水船歌与茶路奇观
秋分那日,首批藤茶装船。滕老汉在船头系了藤茶编的"五行幡",每片幡叶上写着药名。当船队驶过险滩时,突然起了怪风,唯有插着幡的茶船平稳如常,船工们发现,幡叶上的字迹在风中变成了金色,随船歌飘动:"藤茶生来五行养,金木水火土里藏......"
苏信之回到苏州后,用藤茶治好了巡抚的暑湿病。巡抚赏赐的"本草奇珍"匾额送到凤林山时,正遇上滕老汉在教乡邻们制作"四季茶引"。匾额挂在茶棚前,阳光照在匾上,竟在藤叶上投出五行俱全的光影,老司摸着胡须说:"这是商道合了医道,藤茶要成大器了。"
七、夏夜悟得藤茶经
(一)星象示警与藤露玄机
七夕前夜,滕老汉在藤园搭了座观星台。三更时分,他看见织女星旁有颗流星划过,坠落在藤园中央,砸出个三尺见方的坑。天亮后去查看,坑里竟渗出露珠,露珠落在藤叶上,形成天然的五行符号:东方木露珠呈青,南方火露珠呈赤,中央土露珠呈黄。
他用玉杯收集露珠,发现不同颜色的露珠味道各异:青露酸,赤露苦,黄露甘,白露辛,黑露咸——这恰合五味对应五行。老司用罗盘测定,露珠坠落处的地脉正好是五行交汇点,当即在此处埋下刻着《黄帝内经》句子的石牌:"夫五味入胃,各归所喜......"
(二)夜探藤脉与经络显影
大暑夜,滕老汉用萤火虫光做灯,观察藤茶的夜间生长。他发现子时一刻,藤茎上会浮现淡绿色的光纹,顺着茎干延伸到叶片,形成类似人体经络的图案。当他用朱砂在光纹上描红时,藤叶竟微微颤动,仿佛在呼应。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神奇的是,当北斗七星指向正南时,藤叶背面会出现与星象对应的斑点:天枢星对应肺区,天璇星对应胃区。老司带来祖传的经络铜人,对比后发现藤茶的光纹竟与人体十二经脉走向完全一致,惊呼:"藤茶是草木中的医经!"
(三)茶经草创与五行手札
滕老汉将观察所得写成《藤茶经》手稿,分为四卷:
- 《木卷》:春茶养肝,配酸梅汤
- 《火卷》:夏茶清心,配竹叶饮
- 《金卷》:秋茶润肺,配川贝粉
- 《水卷》:冬茶补肾,配枸杞酒
手稿里夹着张特殊的纸,是用藤叶汁混合金粉写成,在月光下能看到隐形的字迹:"茶性本凉,得五行而温;茶味本甘,得五味而和。"老司用磁石摩擦纸面,文字竟变成立体的,摸上去像藤茎的纹路。
(四)月下传经与草木课堂
仲秋夜,滕老汉在茶棚前摆开草木课堂。他让乡邻们闭眼摸藤叶,说出触感:
- 春叶柔(木性)
- 夏叶糙(火性)
- 秋叶韧(金性)
- 冬叶硬(水性)
又让大家尝不同季节的茶:
- 春茶涩后回甘(木生火)
- 夏茶苦中带凉(火生土)
- 秋茶辛香透肺(土生金)
- 冬茶咸涩入肾(金生水)
老司用竹刀在藤茎上刻下五行符号,伤口处渗出的汁液竟按"木火土金水"的顺序变色。当最后一滴黑汁(水)渗出时,藤茎上的伤口自动愈合,留下天然的五行纹——这是藤茶将五行之道刻入草木肌理的明证,也为《藤茶经》的诞生画上了神圣的句点。
结语·夏藤淬金
夏日凤林,藤茶经火炼、虫扰,却因滕老汉借五行之智,转危为安,更显济世之能。驱虫培土,调阴阳养藤;疗暑愈疾,施清燥之功;结缘远客,传善德之名;悟理授人,续传承之脉。夏长之序,让藤茶如烈火真金,淬炼出更醇厚的药性,更广博的善缘,待秋日丰收,再谱新章。
赞诗
炎夏藤园火炼身,虫侵叶卷祸临门。
借威烈日驱邪祟,培土清泉养本真。
疗疾清暑施妙手,结缘兴业启新轮。
夜观星斗悟茶理,善德如藤四季春。
预告·秋收藤实
且看下卷《秋收藤实》,秋日飒爽,凤林山藤茶进入采收季,金黄叶片藏天地精华。却遇秋雨连绵,金气不足,藤茶药效恐损。滕老汉将如何依秋收之序,借五行之金、水之性,保藤茶收贮?藤茶又将在秋日结下何样善缘,显何新用?且听下回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