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溉时,他采用"太极浇灌法":在藤根周围挖两个圆坑,一坑注水(阴),一坑填腐叶土(阳),中间用藤条连接,形成天然的阴阳鱼。当泉水渗入土中时,藤叶上竟浮现出与竹管相同的太极纹路,老司用磁石贴近叶片,纹路便发出微光——这是"水生木,木应磁"的奇观。
(三)土膏煎与金箔肥
为增强土性,滕老汉发明了"土膏煎":将腐叶土、灶心土、羊脂油按五比三比一的比例熬制,熬到土膏呈现琥珀色时,加入碾成粉的铜印碎片。他用鸡毛蘸着土膏涂抹藤茎,每涂三寸就贴一片金箔,金箔上还用朱砂写着"土旺"二字。
七日后,被涂抹的藤茎上长出奇特的根须,根须尖端是金色的——这是"土生金"的实证。更神奇的是,当暴雨来临时,这些金须竟能导电,将雷电的能量导入土壤,老司望着冒电火花的藤园,连念三声"火生土,土养木"。
五、藤茶新效疗暑疾
(一)暑热重症与冷泡茶韵
立秋前,茶峒镇爆发暑疫。李屠户的儿子浑身滚烫,说胡话时抓着藤条不放;张媒婆的女儿上吐下泻,泻出的秽物呈焦黑色。滕老汉查看病人口舌:舌红如血,苔黄厚腻,正是"火盛土燥"的危症。
他连夜采来带白霜的藤茶,用玉液泉的冷水浸泡。茶汤在瓷缸里渐渐变成墨绿色,表面浮着一层冰晶似的白毫。给李屠户儿子灌下一碗后,孩子滚烫的身体竟在半个时辰内降温;张媒婆女儿喝了三日冷泡茶,泻出的秽物转为正常颜色,舌苔也退了。
(二)湿疹奇症与藤汤浴
王秀才的小女儿浑身起满水疱,破了就流黄水,遍请名医无效。滕老汉取来三斤藤茶,用九孔陶锅煎煮三个时辰,汤汁呈深褐色,散发着松脂香。他让秀才女儿在藤汤中浸泡,水面立刻浮起一层黑垢,那是体内的湿毒。
三日后,女孩身上的水疱结痂,新长出的皮肤比以前更细腻。更奇的是,她掉落的痂皮竟呈现藤叶形状,边缘还有金色纹路。老司收集痂皮烧成灰,用磁石一吸,痂灰竟聚成"湿去"二字——这是藤茶清热燥湿的神效。
(三)七情茶方与五行饮
针对不同暑症,滕老汉开发出"五行藤茶方":
- 肺燥干咳(金病):藤茶+川贝(相须)
- 胃热呕吐(土病):藤茶+生姜(相使)
小主,
- 心火烦渴(火病):藤茶+黄连(相畏)
- 肝郁胁痛(木病):藤茶+柴胡(相使)
- 肾虚尿赤(水病):藤茶+知母(相杀)
茶峒镇的药铺老板不信,亲自试验"火病方":喝了藤茶黄连饮后,舌上的芒刺竟在一日内消退。他偷偷查看滕老汉的茶罐,发现罐底沉着细小的金砂,这才明白藤茶的药效为何如此迅猛——原来培土时的金箔已融入茶体,形成了"金生水,水生木"的药性循环。
(四)暑夜茶会与火土奇观
处暑当晚,滕老汉在藤茶园举办"火土茶会"。他用五行窑烧制的陶壶泡茶,茶汤倒入杯中后,水面自动形成火土二字的幻影。当乡邻们喝下茶汤时,竟看到自己的影子在月光下变成了藤叶形状。
更神奇的是,茶会结束后,所有茶具上都凝结出藤叶状的白霜,用手一抹,霜花竟变成金粉。老司将金粉收集起来,在藤根处埋成五行阵,三日后,整园藤茶的叶片都染上了金边——这是藤茶吸收火土精气的终极显现,也为夏长季画上了圆满的句点。
六、茶缘结得远客来
(一)暑湿沉疴与千里求茶
大暑后三日,酉水河畔的茶峒码头泊着艘乌篷船。船头立着位穿杭绸长衫的客商,腰间玉佩刻着"苏记"二字——此人是苏州绸缎商苏信之,因常年往来湖广,得了种怪病:每逢暑天便全身水肿,小便短赤,遍请江南名医,吃了三百多剂"三仁汤"也不见好。
苏信之听闻凤林藤茶奇效,特意绕水路前来。他下船时需两个伙计搀扶,脚踝肿得像灌了铅,裤管卷到膝盖,露出暗紫色的湿疹。滕老汉掀开他的衣襟,见胸口满是痱子,用手指一按,皮肤半天弹不起来:"苏先生这是'暑湿困脾,三焦气化不利',得用藤茶通利三焦。"
(二)冷泡七日与金砂显效
滕老汉取来入夏后第一批冷泡茶,茶汤呈墨绿色,表面浮着层金砂。苏信之连饮三日,夜尿次数增多,排出的尿液起初如浓茶,后来渐渐转清;七日时,他能独自爬上茶峒镇的十八级台阶,脚踝的水肿消了大半,湿疹处结了层薄痂。
第五日深夜,苏信之起夜时发现尿盆里沉着细小的金砂,吓得以为中了蛊。滕老汉却哈哈大笑:"这是藤茶里的'金石精气',专排脏腑里的湿毒。"他取来磁石靠近尿盆,金砂竟聚成了"湿去"二字——这是藤茶清热燥湿的神效在体内显现。
(三)五行茶引与商道玄机
苏信之康复后,提出用十船绸缎换藤茶苗。滕老汉摇头:"绸缎易朽,藤茶永生。"他带着苏信之走进茶窖,只见窖顶悬着铜铃,地面铺着河砂,藤茶用竹匾盛着,匾下垫着磁石:"秋日制茶要借金气,得用紫铜锅炒;冬日藏茶要借水气,得用磁石镇。"
两人在火塘边商议三日,定下"五行茶引"的生意经:
- 春茶(木):配桑木盒,主发散
- 夏茶(火):配赤陶罐,主清热
- 秋茶(金):配紫铜壶,主收敛
- 冬茶(水):配磁石瓮,主封藏
- 四季茶(土):配黄土缸,主调和
苏信之拿出苏州产的锦缎,上面织着五行八卦图,滕老汉见了拍手称妙:"就用这锦缎做茶包,让藤茶带着五行之气走遍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