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皇后号的秘密 绿金入粤

三姨太饮下汤药后,潘启官命人用西洋参渣敷在她的涌泉穴,以凉润之气引火下行。子夜时分,三姨太忽然腹中雷鸣,排出黑如柏油的宿便,其臭异常,却带着明显的清凉气息。次日清晨,她竟能坐起,亲手摘下床头的茉莉花,凑到鼻前轻嗅。潘启官观其舌象,原本焦黑的舌苔已退至舌根,露出淡红舌质,心中大喜:“此参凉而不滞,润而能通,真神药也!”

消息如长了翅膀般传遍广州城,连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大班都遣人来求药。潘启官趁机广发请帖,在十三行公所举办“西洋神参品鉴会”,邀请函上印着烫金的西洋参图案,右下角小字注明:“非富贾显贵,不得入内。”

四、绿金定价的秘密

品鉴会当日,十三行公所外人头攒动,有身着朝服的官员,有头戴瓜皮帽的商人,甚至有金发碧眼的洋人。公所内,中央设一紫檀木案,案上摆着玻璃罩,罩内是潘启官珍藏的“七星参”,旁边放着一本《西洋参考》,书页间夹着蓝铃花标本。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诸位请看,此参产自西方冰雪之地,每十年方得一株。”潘启官手持象牙放大镜,“观其形,五叶三枝,应五行三才;察其色,黄白相间,合西方金土;尝其味,甘苦带凉,通肺肾二经。”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据太医院密档记载,此参曾救慈禧太后于危厄,今流落民间,实为上苍垂怜。”

拍卖开始后,竞价声此起彼伏。扬州盐商汪富海率先出价五百两白银,却被山西票号的王掌柜以一千两压过。英国大班史密斯突然起身,用生硬的汉语报价:“两千两,外加一箱印度鸦片。”此言一出,全场哗然。潘启官微笑摇头:“本官只收银两,鸦片误国,不敢沾染。”最终,“七星参”以三千两白银成交,由京城来的神秘买家拍得,此人戴着黑色面罩,只称“替宫中办事”。

拍卖会结束后,格林船长找到潘启官,递上一袋参种:“潘大人,既然这东西这么值钱,不如在贵国种植?”潘启官捻着参种,见其颗粒饱满,表面有天然的金斑,忽然想起《淮南子》中“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典故,摇头笑道:“水土异也,只怕种出来的东西,失了原味。”

五、紫禁城的千里探药

紫禁城养心殿内,乾隆皇帝看着陈廷章的密折,手指在“西洋参价超黄金”处反复摩挲。窗外,宫女手持孔雀羽扇为皇帝扇风,却驱不散他眉间的愁云。“太医院为何从未提及此参的市价?”乾隆忽然开口,声音中带着一丝愠怒。一旁的太监总管连忙跪下:“回皇上,太医院只道此参为药用,不知民间贸易之事。”

陈廷章此刻正在南下的漕船上,望着两岸的稻田出神。船行至苏州时,他看到码头上有药铺打出“西洋参治暑热,无效退款”的招牌,好奇之下进店询问,得知掌柜竟用西洋参配绿豆、薄荷,制成“清凉散”,惠及百姓。陈廷章随手买了一包,发现参粉中混有少许淀粉,显然是掺了假,却也感叹:“民间智慧,不可小觑。”

抵达广州那日,正值台风过境,珠江水暴涨,陈廷章的船在波涛中颠簸,宛如树叶。他扶着船舷呕吐时,忽然想起汤姆的话,摸出怀中的西洋参片含服,果然片刻后便觉神清气爽。望着被雨水冲刷的广州城,他不禁感慨:“此参与岭南,真是天作之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