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马和赵工程师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惊讶。
这个年轻人不仅对冶金技术有想法,连电子控制都懂?
“那行,你先把方案拿出来,我们研究研究。”老马说道。
接下来几天,沈良埋头在宿舍里画图纸、写程序。
他要设计的不仅仅是连铸设备,而是一整套具有前瞻性的冶金装备控制系统。这个系统如果成功,将彻底改变中国冶金工业的技术水平。
晚上,沈良坐在桌前,手里拿着计算尺在纸上演算各种参数。
电磁搅拌的关键在于磁场强度的精确控制。太弱了起不到搅拌效果,太强了又会影响结晶质量。
他根据记忆中的相关技术资料,结合当前的实际条件,逐步优化设计参数。
忽然,他停下笔,望着窗外的夜空陷入沉思。
这个时代的中国,技术基础薄弱,资金短缺,人才匮乏。想要实现技术突破,单靠个人力量是不够的,必须调动更多人的积极性。
而且,他还要考虑如何在不暴露自己真实身份的前提下,推动技术进步的进程。
这需要智慧,更需要耐心。
第五天上午,沈良拿着一叠厚厚的图纸来到电子车间。
老马正在和几个同事讨论问题,看到沈良进来,立刻迎了上来。
“方案做好了?”
“初稿完成了。”沈良把图纸放在桌上,“你们先看看。”
老马翻开第一页,眉头立刻皱了起来。
图纸上密密麻麻画满了电路图,每个元件都标注得清清楚楚,连参数都计算得很精确。
“这...这是你一个人画的?”
其他几个技术员也围了过来,看到图纸后都露出惊讶的表情。
这哪里是冶金专业的人能画出来的?简直比他们这些搞电子的还专业。
“这确实是我画的。”沈良语气平静,仿佛在说一件再普通不过的事。
老马手里的图纸微微颤抖。他搞了二十多年电子,从没见过如此精密的电路设计。每一个电阻、电容的数值都经过精确计算,连布线都考虑到了电磁干扰。
“小沈,你...”老马声音有些发颤,“你到底是什么专业毕业的?”
“冶金。”沈良回答得干脆利落。
车间里的几个技术员面面相觑。
搞冶金的能画出这种电路图?这比他们专业搞电子的还厉害。
年轻的李师傅忍不住开口:“师傅,这里面好多元件我都没见过。”
沈良走到图纸前,指着其中一个位置:“这是运算放大器,用来放大信号。这个是模数转换器,把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
“模数转换器?”老马眼睛瞪得滚圆,“那玩意儿不是进口货吗?贵得要命!”
“确实贵。”沈良点点头,“但如果要实现精确控制,这些元件必不可少。”
老马拿起图纸仔细研究起来。越看越心惊。
这套控制系统的设计理念至少领先当前国内水平十年。不,应该说是二十年。
“你这个控制算法...”老马指着一页密密麻麻的计算公式,“我看不太懂。”
沈良扫了一眼:“PID控制算法。通过比例、积分、微分三个环节来实现闭环控制。”
“闭环控制?”
“简单说就是实时监测输出结果,根据偏差自动调整输入参数。”沈良解释道,“这样可以保证控制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