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人性11

说谎的高手不会愚蠢到全部说假话,因为全是假话很难让人信服。要让别人相信,就得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在众多谎言中穿插几句显而易见的真话,这样听的人才容易信以为真。

现实里那些借钱的骗子,起初不会一下子借很多钱。他们会让对方逐步建立信任,先从借50块钱开始,并且有借有还,接着再借100块钱,同样按时归还。如此不断重复,借款数额会越来越大,即便数额增大,也会快速借还。直到对方完全信任他们,便会借一大笔钱,然后携款消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遇到这类人一定要多加小心!

有人统计过,成年人平均每周会说1 - 3次谎,其中1 - 2次是对自己的妻子说的。90%的人承认自己经常说谎,20%的人甚至一天不说谎就浑身难受。有人做过调查,分析了数以万计的谎言,发现大学生平均每三次交谈中就有一次可能说谎(此为知识调查,不具权威性)。连普通老百姓都会说谎,更何况是那些老谋深算的商人。

我们需要练就一双“阴阳眼”,以识破骗子的种种诡计,而且我们的手段要比他们更为高明。说谎的高手常常会在前面加上一句“其实你没必要完全相信我”,这句话反而会让你更容易相信他。当你上当受骗时,不要急于指责他人,而应该反思自己为何如此轻易地相信别人。

动物也擅长制造假象,比如猫在打架时,全身的毛发会竖起来,这是为了让对手产生它体型变大的错觉。商场上像这样善于伪装的“猫人”不在少数。

向老千学习

没错,你没听错,咱们再说一遍:要向老千学习,不仅要学老千的行事手段,还要研习老千的性格特质,更得领悟老千的长远眼光。

从道德层面而言,老千的所作所为在社会上自有评判,法律也不会姑息他们。然而,抛开老千那害人的心思不谈,他们身上的某些优点确实值得每个人借鉴。孔子曾言“盗亦有道”,我们要学习的正是老千的生存之道。老千的这套门道,是所有经商之人都应学习的技巧,老千身上有四个方面值得我们探究。

其一:学习老千的远见卓识

通常,一般人在开展事业时,往往沉溺于天真烂漫的幻想之中,觉得每个人都可能成为自己的客户,却并不清楚究竟谁才是真正的目标客户,也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去辨识和审核客户。每次与客户接触,他们都过度在意客户,从而贬低了自身的价值。对客户的尊重只能深藏于心,不能过度表露于外,因为表面上越是恭敬,客户反而越不把你当回事,如此一来,想要从客户口袋里掏钱就愈发困难。

我曾见过一些电话销售员,他们一天拨打几百甚至上千个电话,却连一笔交易都无法达成,心情郁闷之下,一天要抽好几包烟。这是为何呢?还不是被电话那头的客户责骂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