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太子被废不久,又没有其他功劳在身,不可能复立为太子,所以朝臣们请立太子,指的是谁一目了然。
老皇帝面无表情,看着朝堂上声音此起彼伏,为太子之位争起来。
大皇子党坚定表示,储君国之根本,关系着国之稳定,不可空悬。
而另一部分官员则表示,皇上春秋鼎盛,立太子一事并不用这么着急,完全可以缓缓再说,等底下的皇子长成,也好有更多选择。
大皇子快气死了!他好不容易把太子拉下去,凭什么要等底下的小萝卜头长大来跟他抢皇位?
但再气再急,他也不能表现出来,特别不能在老皇帝面前表现出来。
但老皇帝看穿了他,等大臣们争得面红耳赤,告一段落时,直接点名大皇子:“你觉得这个太子该不该立?该立谁为太子?你说。”
大皇子:“……”
不是,这叫他怎么说?
当官可以自荐,但是,当皇帝当太子可没有自荐的,又不是不想要脑袋了。
可当着所有大臣的面,特别是那些出面替他争诸君之位的大人的面,大皇子也说不出这太子不该立,就算要立太子,也不应该立他为太子这种话。
不但让人觉得虚伪,还会让那些替他冲锋陷阵的大臣寒心,下回再想干点什么,人家可就不一定会支持了。
真话不敢说,假话不能说,大皇子急得差点冒汗,最后含糊道:“父皇英明,儿臣都听父皇的。”
老皇帝深深看了他一眼。
立太子这么大的事,当然不是一天两天能出结果的,大家都做好持久战的心理准备,而朝堂上,时不时都有人提这个话题。
老皇帝的态度更是让人摸不透,似乎不赞成也不反对,任由大臣们提,却完全不表态,心思很难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