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悬首之处

大汉兵王 老周不庄 1358 字 6天前

王君曼接着又道:“但是桀龙也有短处,如果不能克服这一点,能不能封侯,全看运气。”

“什么短处?”

“匈奴人不肯死战,斩首太少。”

正咧着嘴笑的仆朋顿时语塞,赵破奴也愣住了,片刻后,心悦诚服的点头表示附和。

匈奴人没有斩首的习惯,更喜欢抢劫财物。

就算是抢人,他们也愿意要活的,带回去做俘虏。

首级对他们来说没有意义。

就算斩首再多,单于也不会给他们加官进爵,最多赏杯酒。

这也是匈奴人有利则来,无利则走的原因。

让他们与对手拼命,冒着巨大的伤亡斩杀敌人,获取超过伤亡的首级,他们既没有这个意愿,也没有这个能力。

简而言之,就算桀龙跟着卫青出塞作战,有了战功,大概率也只能满足桀龙封侯的标准,其他人最多拿点赏钱,封侯是千难万难。

“以我之见,你还不如去平虏烽,从一个戍卒、燧长做起。汉承秦制,行军功爵制,如今征伐又多,名将出于行伍的机会更多。以你的身手,假以时日,封侯拜将也不是不可能。”

王君曼笑道:“就算封不了侯,斩首获赏,也是很丰厚的,未必就比食邑的收入少。千户侯的食邑收入一年也就二十万,三五颗首级而已。你这一战的赏钱,已经抵得上三千户侯了。”

赵延年笑了,有点不好意思。

赵破奴有些诧异。“千户侯的食邑收入才二十万?”

“就这么多,虽然还有其他收入,但开销也不少,迎来送往的就要用掉大半。我听说,七国之乱时,封君当从军征讨,很多人拿不出行囊钱,只得去借子钱。”

赵破奴挑了挑眉,欲言又止,转头看了赵延年一眼。

赵延年知道,赵破奴是心动了,回边关做戍卒,砍髡头换赏钱,更适合他们这种除了武艺,没有任何背景的人。

当然,王君曼说的不止于此。

说到底,军事经验一靠积累,二靠悟性,并非一定要有传承。从底层做起,一步步积累经验,未尝不是一个办法。

事实上,历史上的赵破奴就是这么起家的,只是赵破奴不自知罢了。

赵延年行了一礼。“多谢阿嫂,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听了王君曼的分析,他心里大概有数了。

封侯之路千万条,边关为卒是最适合他的那一条。

王君曼微微欠身。“我一介妇人,没什么见识,你听听就算了,不必拘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