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讲述铁木真前半生的短暂快乐之前,首先要给大家讲一下当时蒙古草原上的社会情况。
前苏联的蒙古史学家弗拉基米尔佐夫曾经在他的《蒙古社会制度史》里讲过:11~12世纪的蒙古氏族社会和原始氏族的生活状态是距离的很远的。
距离远意味着什么?
那就是沟通不畅。
沟通不畅就会导致部落与部落之间几乎没有交流,缺少交流的直接结果就是互不信任。
因为你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你面前这个偶遇的人就会突然给你来上一刀,就类似于前文中的老实人勃端察儿。
由此可见,信任是多么可贵啊!
也正因为缺少对于外界的信任,所以家庭和部落对于蒙古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但是对于没有部落可以依靠的铁木真一家来说,只有亲人才是最可靠的,尤其是当铁木真以铁血手段完成了家庭与部落合一之后,家人便成了他戎马一生中最为稳定的依靠。
我原本想写一写关于铁木真在逃离了泰赤乌部之后的故事,毕竟做为一个从小便生活在血腥与苦难,杀戮与背叛之间的铁木真,依然在他的一生中充满了对于身边人的信任,我扪心自问,换做我,是肯定做不到的。
有些人说,名垂青史的伟人嘛,总该有一些常人所不能做到的事。
但是我觉得,都是扯淡,一个经历如此丰富的人,他的内心强大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如何在经历了这么多苦难之后还没有变成心理变态,这肯定是值得研究。
算了,专业的研究还是交给历史学家去做吧,我们继续来讲铁木真的故事。
没有人知道铁木真和他的兄弟们是怎么成长起来的,因为我在仔细查阅了《元史》《蒙古秘史》等一系列正史和若干野史之后,几乎对于这一段的描写都是简短的一句话——无数的艰苦困难磨练了这个英勇的年轻贵族。
这其中的艰辛我不得而知,但是我知道的是,铁木真——长大了。
正所谓人生四大喜事:“洞房花烛夜,久旱逢甘露,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做为一个彻头彻尾的文盲,金榜题名肯定是跟他无缘了。
而且我觉得以铁木真目前的状况,他大概率是不想在他乡遇到故知的,毕竟他的故知大部分都想砍掉他的脑袋。
久旱逢甘霖跟他关系也不太大,这一家人身边现在也聚拢了一些部众,好歹算得上是豪门大户,下不下雨也不耽误他的吃喝。
那喜事也就只有洞房花烛了。
铁木真的快乐也正是这个。
眼见着自己的部族在一天天壮大,又摆脱了多年的单身生涯,我不知道他年少时期的经历是否让他缺乏安全感,但这一时期的铁木真一定是意气风发而又满足的。
可正所谓温柔乡是英雄冢,温香软玉在怀的铁木真没有考虑到,在强敌环伺的环境中,没有强大的实力保驾护航就想享受安逸是要付出代价的。
偷袭发生在黎明。
敌人降临的时机把握的很好,还在睡梦中的铁木真毫无准备,整个部落瞬间便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雪亮的马刀闪烁着冷冽的寒光。
夜,总是带给人无尽的恐惧,而这种恐惧,在人喊马嘶声中更是被无限放大。
铁木真慌了,他的身边找不到一个可以信任的人,那种年少时的无助感再次袭来。
此时他的脑海中只有一个念头——逃!逃的越快越好!
什么新婚妻子,什么故旧部众,都被他抛在脑后。
所幸天无绝人之路,纵然黑夜给铁木真这个小小的部落带来了近乎于毁灭性的伤害,但也给他的逃遁提供了良好的掩护。
黑夜里,一双阴鸷的眼睛冷冷地盯着眼前的一切,在火光的明灭中,一张略显苍老的脸上浮现出一抹大仇得报的快感。
仇恨的力量是强大的,在铁木真的父亲也速该阴差阳错的将诃额仑抢回自己的毡房之后,蔑儿乞人便一直在谋划着如何报复,但战争只会给双方都带来死亡和悲伤,蔑儿乞人远远觉得不够。
什么样的报复才能一雪前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