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姓也不傻,反正价值一样,那就干脆自己铸呗。}
{哈哈哈,古代人也很聪明的。}
{笑死,明明可以直接抢,武帝还给他们送了张皮。}
{哪有送,皮最后不也跟礼物一起上贡啦。}
{这么折腾恰好说明文帝没听贾谊的话是正确的。}
{对啊,私铸的那可都是吴王刘濞那样的人,要是撕破脸了,可就不是七王之乱,而是N王之乱了。}
{汉武帝这时候改币制正合适,反正诸侯们已经废了。}
{这可太有耐心了,这要咔咔咔磨多少个铜币,才能铸出一个新币啊!}
{朝廷跟民间的斗智斗勇(??ω??)栓Q。}
……
什么叫古代人也很聪明的……
他们一直都很聪明好吧!
倒是那个咔咔咔磨铜币的形容,让多数人笑出了声。
武帝之后,私自铸币的人就不多了。
他们一想到那时候的人们会拿着一把小锉刀扭着身子,对着铜币一顿锉,就莫名想笑。
真是不道德,说不定他们笑的就有他们的老祖宗。
可就算这样想,他们也憋不住笑。
……
汉(127)。
天嘞!
这个经济改革,他是搞出了多少次哦。
刘彻不得不怀疑,这样做真的不会导致国内币制更加混乱吗?
本来私铸的情况就多,这一下三铢钱,一下四铢钱的,现在还来个五铢钱。
难不成那时候的国库已经空虚到了如此地步,必须要先捞到钱再考虑其他问题了吗?
呸……什么捞钱,他那是合理改革币制,改变国内混乱的市场情况!
不过,投影也给了他新思路,铸币权也许该一次收回国有。
依那位学生的话,反正诸侯们已经废了不是。
就让他看看接下来的改革会如何发展吧!
听完他才能制定出更加合理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