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1983年出土的张家山汉简记录的信息,最高的彻侯没有授田数量的记录,也就是没有限制。
但考虑到彻侯的一切标准不能高于皇帝,所以根据估算,彻侯能拥有的土地大概是在105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二高的关内侯则是95顷。
继续往下到了卿爵阶层,每一级比上一级少2顷土地。
最高的18级大庶长90顷,最低的10级左庶长74顷。
再往下到了大夫爵阶层,出现了断崖式下跌。
最高的9级五大夫只有25顷,比上一级直接少了49顷,最低的5级大夫只有5顷。
最后是士爵阶层,从5开始往下排,最低的1级是1.5顷。
没有爵位的庶民、公卒、士五等,都是1顷。
轻刑犯、司寇半顷,受过肉刑的隐官也是半顷。
“宅基地的分配规格跟土地的大小一样,同样是最高的关内侯95宅,最低的1宅。”
“一顷田是100亩,而一宅是1713.96㎡。
光看100亩跟1713.96㎡,可以说朝廷给百姓们分的田和宅基地简直是多到离谱的程度。
可实际上,正是因为这个标准太过离谱,所以到了真正执行的时候,很少有人能拿到这么多土地。”
“同学们想一下,如果你们是一位跟着高祖打天下的小兵,现在天下太平了,你拿到了一个2级爵位,按照标准,你可以分到2顷田。
可你高高兴兴回家准备分田的时候,会遇到什么事呢?”
于丽这个问题一出口,学生们的声音此起彼伏。
学生们:“分不到田啊!”
“没错!土地会被优先分给家乡的官吏跟高爵位者。”
因为当官的负责分地,所以他们会先给自己家分田,然后再给亲戚家分田。
甚至为了避免户主死亡或者绝户导致土地被收归国有,他们还会让赘婿、奴婢等人继承户主的土地。
(户主死亡、绝户或犯罪,土地会被充公,出自《二年律令》。)
“等打完仗的士兵回到家后,就会发现家乡的田早已经被分完了。
没分到田的人就只能等,等可分的田宅出现,到时候县令会按照立户的时间先后分田,如果时间相同,还要根据户主的爵位高低分田。”
“那这些没分到田的百姓该如何生活呢?
答案是荒地。”
名田制,并不是官府把全部土地收回再重新分配,而是在现有土地占有关系的基础上进行调整。
“汉朝以前,生产力不够,铁制农具、牛耕技术等没有大规模普及,所以当时还存在着大片未被开发的荒地。
到了西汉,技术发展起来了,谁有能力垦荒,土地就归谁名下,所以百姓们为了生存也有动力去开垦荒地。
再加上很多地区也不是完全靠种地生存的,他们可以上山打猎采集,或者下海捕鱼捉虾。
所以那时期的底层百姓们虽然过的苦了点,但勉强能活。”
反正饿不死,就是盛世。
刘邦驾崩后,吕后临朝称制,宫廷的政斗没有影响到百姓的生活。
直到混乱结束,汉文帝刘恒登基。
千古仁君刘恒是古代国君的道德模范,是儒家教育世人的背景板。
“刘邦跟刘盈时期,田税是十五税一,而刘恒后来把田税改为三十税一,后面甚至下诏免除了所有的田租。
到了刘启执政期间,他恢复田租,但田税依旧是三十税一,这就是文景之治。
从道德跟主观意图上看,文景之治是千古美政。
但从国家财政上看,降低田税会为国家带去一个意想不到的恶果。”
——
{啊?不是说西汉的名田制不给百姓分地吗,怎么他们还有1顷?}
{土地可以买卖啊,这应该是限制他们能拥有多少土地的标准吧。}
{还有垦荒,但百姓垦荒面积的上限可能就是1顷。}
{古代的税中人头税才是大头,能从百姓身上收到的田税相比于其他税来说就是毛毛雨。}
{幸好有荒地跟技术,不然汉朝还不得直接进入王朝末期啊。}
{自古以来,拥有财富的人不是财富的制造者,而是财富的分配者。}
{不折腾百姓的皇帝就是好皇帝。}
{土地兼并出现。}
……
众人听的目瞪口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