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道家学派

部分儒家学者则有些气愤,荀子就是他们儒家的!

后世为什么还要争议这个???

……

秦,嬴政这几天还在思考着该如何正确管理。

李斯等人也在讨论。

这几天讨论出来的最后结果,就是李斯退了一小步,认同法家思想跟其他思想结合起来一起治理国家。

但法家必须是占比最大的。

李斯黑眼圈都出来了,这几天他跟大臣们一直在修改秦朝律法,虽然大部分还是轻罪重罚,但很多罪名都变小了。

比如投影之前说的那个盔甲,费用减少了三分之一。

连赋税都降了一些,这是儒家据理力争争取到的。

嬴政考虑到如今的天下,百姓如此之多,不能再跟以前的秦国一样,完全不在乎他们的感受了。

所以在儒家提出重视民本,注重百姓的时候,他还是同意了儒家的这个小请求。

小主,

只是这样一来,他的那些工程进度就要慢下来了。

嬴政目光落在那个教室上,跟他们的建筑不一样。

那个圆的东西是后世观察时辰的工具吗?

还有那些上面写着字的纸,如果他大秦能有这样的技术,他还用每天批那么多那么重的竹简吗?

汉,刘彻观察这个教室观察了半节课,虽然看不到人,但其他东西都能看到。

比如那个桌子,银色的?是铁器打造的吗?

还有前几个学生的书桌也能看见,可惜看不到他们的书。

刘彻心中吐槽,这个幕幕要是把视线移一下就好了,他想看看后世的书籍。

听完整节课后,刘彻还是更加认可荀子的思想,他怎么没自己自成一派?

这样他也是一个学派的创始人了,还不用被后人评价到底是不是儒家的。

思想很多,但不是每种思想都适合拿来治理国家。

更何况每个帝王管理的天下都处于不同的情况。

政策一变再变,很多时候思想也在受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唐,李世民突然嫉妒自己前面还有那么多王朝了。

这要讲到什么时候才到他,要讲到什么时候才到后世啊?!

他现在对什么都好奇,单看这一小部分教室,他就联想到了不少技术。

看来他要提前去搜罗一些工匠来养着了,他们必定会有大用处。

明,朱棣看着那纸,想要!

虽然贴在墙上皱皱巴巴的,边边角角都要飘起来了,但是一看就能看出来那个纸的质量不错。

颜色多样,还是黄色的,简直太对他的胃口了!

所以,能不能跳过古代直接讲现代啊!!!

他现在觉得自己朝代相比于后世简直没有可比性啊。

当然,这只是随便说说,他对于自己的朝代,还是感到很自豪的。

历史不就是这样慢慢发展起来的,他也是从古代发展到现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