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皇太极,说的多么顺口,多么坦然,还能有理有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前面,在攻入明朝京畿之地的时候,还南下去祭奠了一番金太祖和金世宗,回头就说与金国没有关系。当然,他也完全可以说,当时祭奠金太祖和金世宗,也并非是出于与金国有什么血脉民族的关系。
明朝,永乐年间。
朱棣沉默。
他到不在乎皇太极的种种说法,反正为了达成目的,别说只是嘴上说说,就是真的稍稍变一变不涉及底线的观点,又有什么?
他在意的是皇太极对于大凌河城内大明守军的评价,“善射精兵尽在此城”——其他地方就没有了?所有的精兵,能够达到这一高度的精兵,别的地方的驻军就没有培养出来?
且,“山海关以内兵之强弱,朕所素悉”……这话说的,完全不是什么好话。
之前,皇太极进入了山海关内,他在大明京畿之地来去自如,转战数月,都没有被拦下一二;而在京师外的作战,起先大明军队还能占有一定上风,在辽东军队撤了之后,满桂带着剩余的兵马就惨败。
大明各地的军队的战斗力水平,差了这么多么?
——辽东兵马未必有多么强大,但是,大明内部的其他军队更差……是这个意思吧。
【八月十六日,明朝的第一波援军到来。】
【这是从附近的松山前来的援军,因为并非辽东防线大规模调动,因此到来的援军仅有两千人。】
【没等他们抵达大凌河城下,就被后金军队击败。】
【八月二十三日,皇太极直接派出了贝勒阿济格、硕讬,带着五百精兵、五百蒙古兵,前往松山锦州一带阻击明朝援军。】
【八月二十六日,明朝第二批援军到来。锦州总兵吴襄、宋伟率锦州兵马六千人前来,到了阿济格营地,当天有大雾,人人之间甚至见面不相识,阿济格率军趁着大雾出击,击败了明军,甚至追击到了锦州城。】
【明军的第二次支援也宣告失败。】
【第三次支援,就要到了九月中旬。】
【九月十二日,皇太极听闻了明朝自关内派军前来支援锦州等地,于觉得贝勒阿济格此时的兵力有些少,于是又派了总兵杨古利带着一半八旗护军前往支援。】
【九月十六日,明朝的第三次援军到来。】
汉朝初年。
刘邦摇头,作为自己实打实带兵打过仗的人,且有着在围城内作战经验的人,他对于明朝的大凌河城确实不怎么看好。
如果说祖大寿的大凌河城内兵马甚少,实在不能仅凭自己的力量冲破后金包围圈的话,没有问题;但是,明朝两次援军都是这样的情况……这分明就是在浪费时间,并且在给后金送战果。
至于说这第三次援军,虽然说和上一次已经隔了半月,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上一次援军回去后,明朝就立刻开始组织第三批援军,但是……其实还是被后金掌握住了节奏。
想到这里,他不由开始思考一个严肃的重要的问题:究竟如何提升各军之间、各地之间、朝廷与地方之间的通信效率?
————
————
雉堞,又称齿墙、垛墙、战墙,是有锯齿状垛墙的城墙。可用来作为守御城墙者在反击攻城者时的掩蔽之用。垛口长度约几十厘米到两米。堞则是城墙上如齿状的薄型矮墙。
按照查到的: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
明:裁衣尺:1尺=34厘米;量地尺:1尺=32.7厘米;营造尺:1尺=31.1厘米
清:裁衣尺:1尺=35.5厘米;量地尺:1尺=34.5厘米;营造尺:1尺=32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