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看得直拍大腿。
不为别的,就为被后金逐渐严丝合缝地包围住的大凌河城,以及大凌河城内的明军和百姓。
小主,
“……皇太极这包围圈筑造的,确实足够牢固,”如果从纯粹军事的角度讲,赵匡胤不能不赞美皇太极这样周全的包围工事准备,毕竟,这样数量和深度广度的壕沟,以及带着垛口的护墙,实在是能够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但是,他毕竟不能从纯粹军事的角度看,他要站在明朝一边,也只能感叹:“祖大寿呢?……大凌河城内明军力量确实薄弱,但是若是坐视皇太极和后金军队把这些壕沟护墙都修完……”
那可真就是,无人能够出入了。
叹完祖大寿,赵匡胤又想起了锦州松山等地的明军:“明朝的援兵什么时候能够赶到大凌河城?”时间拖得越长,到的越晚,难度和风险就越大,想要拥有较小损失的可能性就越小。
现在是把八月初,明军——什么时候能到?八月中下旬?九月?
当然,赵匡胤其实还真不觉得明朝的援军能够迅速抵达。赵光美几人也不这么觉得。
不为别的,就为之前明军的表现,以及明朝朝中的表现。虽然这一战不至于要等到明朝朝中许可才能调动军队,但是朝中的风气显然也会影响到军中。
赵光美觉得自己已经知道大凌河城最终的结果,以及造成这样结果的原因了:“等到那个时候,若是明军再来的少一些,不敌后金的阻击军队,那黄花菜都凉了。”
大凌河城虽然人数不多,但是粮草同样不多啊。若是时间拖得长一些,说不得就走向了人相食的惨状了。
而到了那个时候,投降的可能性又有多大呢?
就算剩余的人不投降,但是那样境况的大凌河城守军,对于皇太极和后金军队又有什么阻碍?
【八月初八,后金军队截获了明朝杏山守将传给祖大寿的书信,其中建议祖大寿可以带兵弃城后到杏山,若是不行,也可以自己单骑潜行到杏山。】
【初九、初十,大凌河城中的明军都曾经出动,但都未能突破后金军的包围,被迫退回城中。】
【八月十一日,皇太极派人将书信射入城中,尝试招降明军中的蒙古人,声称“我满洲与尔蒙古,原系一国,明则异国也。”你们自己不在乎自己在明朝这个异国之中效力甚至身死,我这个同一脉的满洲之人则为你们感到惋惜。我知道你么为什么不投降,还是因为担忧我们可能会杀降。但是,我绝不会杀蒙古人的。甚至,即使是作为我大金的仇人的明朝人,只要他们诚心投降,我都没有杀他们……】
【总之,皇太极是做出了一副招降的恳切表现。不仅招降蒙古人,他还顺便尝试招降汉人。】
【之所以对大凌河城如此势在必得,一方面,是大凌河城本身的战略地位;另一方面,就是此时驻守在大凌河城内的明军,这些明军中有大部分属于此时明朝的精锐军队,关宁铁骑。】
【皇太极认为,“明军之中,真正的精兵,特别是能够在城墙上进行远距离攻击的射箭能手,他们都被围在了这座大凌河城之中。至于说明朝在山海关之中的那些士卒的战斗水准,朕所素悉。”大凌河城内的精兵宛若长枪的锋头,倘若锋挫柄存,又有什么用呢。】
【八月十二日,大凌河城内的明军出城诱战,后金军队出战,因为轻敌冒进,虽然明军损伤不小,但是后金军中同样受创,图赖被创,副将孟坦、屯布禄、备御多贝、侍卫戈里战死。】
【当天,以及随后的十三日,后金军队开始使用自己铸造的红衣大炮,成功的攻下了两座明军驻守的高台。】
【当然,八月十三日,后金军中也出了莽古尔泰的事情。】
【八月十四日,皇太极直接致书祖大寿,尝试招降,也就是在此处,皇太极表示“尔明主非宋之苗裔,朕亦非金之子孙,彼一时也,此一时也。天时人心,各有不同。”】
元朝,至元年间。
忽必烈冷哼,大元崩塌之后,蒙古人散落各地,这是在他意料之中的;若是有人加入了明朝,也同样不算奇怪。毕竟,反叛之时,就有蒙古人和汉人连在一处的。
当然,对于后来的蒙古诸部与后金联合,他也不奇怪。都过去那么久了,大元、大蒙古国的辉煌早已过去,若是草原上的蒙古诸部认为后金是一个能带来更大利益的合作对象,投奔后金也就投奔了。
但是,皇太极怎么有脸说什么“我满洲与尔蒙古,原系一国,明则异国也”的?
大家不都是彼此互为异国吗?蒙古是蒙古,女真是女真,汉人是汉人;若说各自的王朝,也有各自的王朝,蒙古有大元,女真有金国,汉人则有一堆……
如果非要说大家原系一国,那不就是大元?那也谈不上什么满洲与蒙古一国,分明汉人也是同一国的。
他心中冷笑了一会儿,又不得不承认,这样的脸皮以及随时转换说法观点的能力,才是一个能成大事者应当具备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