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贞观年间。
李世民有些惊讶:“赵构身边就这么一支军队?”就这么一支,他还不知道笼络好这唯一一支军队的军心?他在干什么?不会是被金军南下吓得连皇帝最基本要具备的条件忘了吧。“前面无数历史事件给他的启示还不够?”
不说别的,李世民想起来自己的大唐,就能想到一堆可以用作案例的事件。起码,李隆基马嵬坡之变就是一个鲜明事例,就那么一支军队,这支军队生出不满、有了别的想法,你能怎么办?只能乖乖听从,除非你可以放弃自己这条命。
杜如晦眉目平缓:“看来就是苗傅和刘正彦以及部分大臣将要共同发动一场事变。但这绝不是只有他们想,宋朝屡次南逃,又屡屡剥削敲诈百姓,还有数不尽的百姓在这一系列事件中死亡或者失去家人……”这样一来,苗傅和刘正彦只要做的体面一点,就几乎可以说是能够获得大量百姓和士卒的支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们不但不会是被认作“乱臣贼子”,相反,反而有可能被当做替天行道的“义士”。
“经过这种事,赵构的威望还能剩下多少?”长孙无忌嫌弃地说道,不乏几分看热闹的意味,“而且赵构他自己心里面过得去这关吗?若是过不去……那发展到最后,对于宋朝的将领来说可不算什么好事。”
如果赵构最终解决了这件事,重新掌握了最高权力,那他对于任何一个将领,他的心情会是什么样的?他是否会日日提防警惕任何一个手中握有权力、能够凭借自身调动起一支兵马的将领?
但是,往往能够打出胜仗,起码在宋朝的这个环境下,能够击退金军甚至反攻金朝的将领,他们的个人威望都不会太弱。这显然会与赵构可能有的这种心理是相矛盾的。
贞观众人都没有讨论康履是否嚣张跋扈,也没有探讨王渊在护送赵构南下的过程中是否以公谋私、打压其他武将如刘光世所言,因为事情走到这个时候,这些事情都已经不重要了。这两人最终的结果多半就是被直接杀死,或者被赵构作为平息民愤的工具推出来被处死。
百姓有怨,士卒有怨,士大夫有怨……这把火已经开始烧起来了。
【天会七年,也是南宋建炎三年三月初五,苗傅和刘正彦正式举兵。】
【他们先派兵埋伏在城北桥下这一王渊下朝必经之地,等到王渊一下朝,就在此把他拖下马斩杀。随后,又分兵包围康履的宅邸,捕杀其中的所有内侍宦官。这些事情都做完后,苗傅和刘正彦两人带兵直接到了宫城北门外,要求见赵构。】
【此时担任中军统制戍守宫门的是吴湛,他早已和苗傅和刘正彦达成共识。于是,他在刚刚知晓消息惊慌不已的赵构与宰执朱胜非商议此事时,表示“门不可开”——朱胜非这些大臣不能出城去责问。】
【在随后朱胜非带人到达城楼上责问苗傅和刘正彦为何围住宫门、且带着王渊的首级之时,吴湛又暗中引导苗傅派遣的使臣入内发表宣言:“苗傅不负国家,止为天下除害耳。”】
【杭州知州康允之知道这件事必须让皇帝出面,于是便请赵构登上城楼安抚军民。】
【差不多午时的时候,赵构上了城楼,百官跟从——苗傅、刘正彦等人见到赵构后,山呼而拜。】
宋朝,淳化年间。
经历过蜀地王小波、李顺大规模起义的赵光义对于这样生变的事情相当敏感和警惕,虽然他治下的蜀地是民变,而赵构此时面临的情况属于兵变。
但这两者对于皇帝而言都是变啊!兵变甚至更为可怕。
赵光义看着苗傅和刘正彦先暗中埋伏杀了王渊,又连通戍守宫门的吴湛,最后还当着众位士卒和朝廷大臣的面放言“不负国家,止为天下除害”!这样的话一放,还是在这众目睽睽之下——那些本就对朝廷不满的将领士卒怎么不会暗中推动一把?朝中同样有对此不满的大臣,他们是否也会悄悄偏斜一下处理方式?
更别说之后赵构到来,苗傅等人还是规规矩矩地行大礼“山呼而拜”了。
他们是这样的遵守礼法,做足了面君的场面,又裹挟着杭州的兵马……赵构还能如何?
赵光义不由自主地就联想到了自己当时方才从燕云战场上狼狈脱身,就听闻军中居然有不少人拥立赵德昭的事情。
——那些武将们就是如此,一旦失却控制他们的缰绳,一旦放纵权力,他们就会开始想要为自己谋求更多,进而威逼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