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他的北征并非没有作用,他解决了明朝前期的蒙古问题,通过战争手段维持了蒙古各部的平衡,加剧了蒙古的分裂,使蒙古势力进一步衰弱,无力威胁明朝,保障了明朝北部边疆数十年的安宁,为接下来明朝的发展创造了一个稳定的外部环境。】
【他不仅仅是朱元璋政策的继承者,更是一个有着自己风格的、不安于现状的开拓者。】
【明末思想家李贽曾经说过:我国家二百余年以来,休养生息,遂至于今。士安于饱暖,人忘其战争,皆我明成祖文皇帝与姚少师之力也。】(这里他们看到的不是成祖,还是太宗)
【知人善任,表里洞达,雄武之略,同符高祖。六师屡出,漠北尘清。成功骏烈,卓乎盛矣!】
【谥号文,是为太宗文皇帝。】
【不过,朱棣最终驾崩于外,还是对明朝朝政稳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好在正统已立、朝政已明,并没有导致始皇帝那样的后果。】
明朝,永乐十六年。
哄完儿子孙子的朱棣看着神迹中对自己一生的评价,脸上都出了心满意足的笑容。
“士安于饱暖,人忘其战争”“同符高祖”“漠北尘清”……
虽然最终有所遗憾,但能够得到如此评价,也不枉他此生!他这一生,为的不就是青史盛名吗!而这最终的评价——文皇帝,可谓是他设想中最好的评价!
况且,还没有为人诟病他是靖难起家,实在是让他再满意不过了。
不过,最后一次执意亲征,驾崩在外,确实对朝政有所影响,这次他绝对不会再犯这个错误了。
还有就是,“明末”这个词,看得实在让人难受。
秦朝。
始皇突然被刺,顿时如鲠在喉——始皇帝那样的后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联系前文,是明太宗驾崩在外,意思是朕也崩逝于外?崩逝于外还不算,还造成了严重后果?朕的继承人很明显是长公子扶苏——至于为何会想到继承人方面,显而易见,帝王崩于宫外对朝政造成的影响,还能有什么?
能够控制朝堂、临时改换继承人的人……不多,李斯,是其中一个。不,应该说,是其中权力最大的一个。
李斯一个人还不够,还需要一个近臣,是谁呢?
嬴政冷笑着眯起了眼睛。
下首跪着的群臣中,李斯敏锐地察觉到了不妙。听到神迹中点明皇帝死后出现了继承问题,他就知道自己跑不了了。
毕竟,现在只有他,有能力在前朝串联,瞒天过海,拥立新帝。
明朝,洪武十三年。
朱棣简直要乐疯了,在看到后世对他的盛赞后就忍不住开始上蹿下跳,宛若脱缰了的野马在撒欢:“爹!大哥!你们看——我多厉害!我还是太宗文皇帝!太宗!文皇帝!”在他爹和大哥旁边晃了几圈,他又往旁边晃去,看样子还想给重臣们说说自己的功绩。
朱元璋额头上的青筋直突突,本来吧,他也是为老四骄傲的,看,咱老朱家出了个这么有能为的子孙,还是咱的儿子,多好啊!实在是给咱脸上长光!
可还没等他抒发一下自己的喜悦骄傲之情、顺便夸一夸这小子,这小子就已经蹦起来了,蹦上天了!于是朱元璋硬生生把情绪憋了回去。
此时,朱元璋看朱棣又开始哪儿哪儿不顺眼起来,不过念在神迹夸他了,还是把火气憋回心里,没有说什么,只能是眼不见心不烦,拉过大儿子开始聊天。
【但说回来,朱棣有没有存在一些令后人遗憾不已的地方?】
【当然有。除去他征战的问题外,还有两个部分:】
【一是他对于太祖政策的态度,二是他的继承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