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除夕夜,苏过大展神威,在女儿面前秀起了各式烟火,赢得了阵阵欢呼叹。
之前在苏过的建议下,火药生产已经收归国有,成为了朝廷的一项重要收入来源。
这样的负面影响是参与的人少了,研发可能会慢一点,但安全性方面则高多了。
再说目前制约火器发展的,也不是火药的威力了,而是如何完全利用火药的威力。
苏迈那边,对回眉州一事点头了,还专门感谢了苏过。
于是苏过也找准机会,逮住了春节假期天天组织诗友会的苏仙,说起了年后的安排。
“叔父也该回来了,陇右和河西都会重新任命都护使,”苏过先拿父亲最关心的说事。
苏轼喜道:“如此甚好,可朝中哪还有他的位置?”
苏辙贬官之前可是门下侍郎,此次立了大功回来,少说也得是这个级别的。
“这个年后会再讨论的,宰执又不是什么终身制。”苏过笑道:“爹爹在都水监做得如何?”
苏轼瞪了他一眼,这回终于反应过来不对,怪道:“我俩是不是反过来了?”
苏过讨好道:“我这是关心,爹爹别多想了。”
“黄河可不比一般河流,我还得再想想,”苏轼是忠厚人,不跟儿子计较,说道:“反正回归故道肯定是不行的。”
苏过赞同道:“爹爹不急就好,朝中财政缓解后,对黄河的治理肯定也会加大支持的。”
“那是当然,”苏轼也道:“不管采用什么办法,人力物力都是不可少的。”
苏过点点头,开口问道:“我新年也会呆在京中,这样的话再留兄长在京中会不会引起非议?”
“为何如此说,你兄长想留在京城吗?”苏轼诧异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