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庐州地界

鸿图劫 人云有云 1709 字 1天前

江宁的士族门阀和官宦子弟,要论读书做学问,文采风流比不上苏州和两浙子弟,尤其是出谋划策,当以绍兴师爷为最。

可江宁这片王气兴盛的繁华之地,甭管是何出身,骨子里天然有一股傲气,而出身不凡的世家官宦子弟更是有异于常人的政治嗅觉,最喜浸淫权术,一点不比京畿地的大家族子弟差。

只不过江宁的大多数子弟都差了一口气,自以为通透玲珑,实则是一知半解。

薛安国的好大儿薛才当为一个典型,倒非说他缺少聪明才智,而是没有致学严谨求真的态度。

心不静,眼中所能看到的也只是表象变化。

当然江宁年轻子弟中拔尖的并非没有,石让便算一个。

在苏州定居的太平兴国五子之一的王应求曾与学生言,“江宁青年才俊之首,当为石总督之子石翰林。”

石让才学有六七斗,十岁时也曾写出“欲揽星辰为佩玉,独登青云领风骚”的诗句,不过比狂生楚桷的“神仙多是大罗客,我比大罗超一格”低了一格。

从“翰林”一字,不难看出江东总督石勇对他这位儿子的殷切期盼,可惜石翰林酷爱练武,从小就钻在江东军营里与将士们滚泥潭,同吃同住,练就一副好身手。

石总督见自己的麒麟儿小小年纪就表现出将帅之才,军事策论颇有见地,便就放任石翰林在军中鬼混,一边跟着军师祭酒习文韬武略,一边与军中的将军们学习冲锋陷阵。

十多年下来,石翰林颇为争气,文武双全赢得一个少将军之名,军中无人不服。

算上这一次去庐州,阿四与石翰林总共才见了三面。

初见时,阿四就格外关注这位与翟荣、宋长文之流格格不入的官宦子弟,沉稳低调,如一只蛰伏栖息的雄鹰,满腔藏着搏击蓝天的壮怀激烈。

前往庐州的路上,两人渐渐熟稔起来。

石让向阿四问了一个与谢寒衣同样的问题,朝廷既然决心已定,手里握着江淮官员营私舞弊,违法乱纪的证据何不干脆点,直接拿了一干人等问罪便是,如此拖拖拉拉,莫非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南宫义舞剑,所图为何,阿四也想了许久。

起先他觉得江淮官场牵扯甚广,朝廷就算要雷厉风行处置一干人等,必定有两个顾忌。其一,剑若劈得太狠,把赵为民为首的枢相一党逼急了,会动摇朝廷的根基。

其二,江淮的大小官员千余人,一同拿了问罪,新任官员补缺也是个难题。稍有处置不当,江淮定然乱成一锅粥。

而他在这风声鹤唳的档口,又借宁红妆的身份在浑水里搅局,自然也就扰人视听了。

可不是嚒,江宁城的火刚点起来,还未形成燎原之势,他就前往庐州找八竿子打不着的韩家的麻烦,未免太三心二意了。

石勇作为江南东路军政第一把交椅的总督,岂能不知朝廷的用意,他既然让石让掺和自己的事,定不会有意瞒着石让。那么,石让这个时候明知故问,就耐人寻味了。

大炎国主要通过察举制、科举制和铨选试判三种手段选拔人才。虽然科举制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社会阶层的固化,提高了官员选拔的公平性,但读书人基本是各级官吏及地主富商子弟,且每次到京城参加科举的费用很高,故而这遴选人才之路还是被士族门阀所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