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7章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

这个事,我们在前面讲曾点的故事时已经提到过了。当然,这个事发生的时候,曾参还只是一介少年,并未正式成为孔子的弟子。

“夫子,弟子纠结的是,父母惩戒犯错的儿子,能够躲避吗?如果躲避,那父母会更加生气;如果不躲避,如弟子般被父亲打成昏厥,那父母会非常伤心。”末了,曾参问孔子。

孔子听后,略略摇头,严肃对曾参道:“子舆,行孝道固然是君子所坚持的,但也要分情具体情况。父母惩戒,打不还手骂不还口。但如果是打得过重,那就必须躲避,如果骂得过分,则必须辩解。否则,就是陷父母于不义。”

曾参恍然大悟,向孔子拜谢道:“夫子之教,弟子定当铭记于心。”

孔子非常欣慰,他对曾参道:“子舆,为师知汝有心,只是为师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古时圣王凭着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可知古之圣王的至德要道是什么吗?”

曾参垂首恭敬答道:“弟子愚昧,实不得要领,请夫子赐教。”

孔子点点头,道:“孝,乃德行之本,教化之始。子与请坐下来,为师与你探讨探讨。”

曾参大喜,这可是老师对自己这位新弟子开小灶,遂先上前替孔子倒了茶,面向孔子而坐,洗耳恭听。

孔子正色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大雅》云:‘无念尔祖,聿修厥德。’”

曾参听后不禁动容,孔子对于孝道的观点可谓标新立异:身体发肤,都是父母给予的,应当谨慎爱护,不敢稍有毁伤。

君子行孝,就应该从爱护自己的身体发肤开始。

一个人,要修身养性,走正道,行大义,使名节扬名后世,这不单是成就了自己,也成就了父母,这是孝的终极意义。

在这个过程中,孝的真正意义就在于将父母给孝敬好,将国君给事奉好,从而成就自己的功名,这也正是立身的过程。

孝道,并非是孤立的,不仅仅是只对父母要恭敬孝顺,还要做到对国君要忠心事奉,对自己要严格要求。

自己的成长过程,必须坚持忠国君,爱父母,这就如诗经所言,常怀先祖血脉恩泽之念,勿忘继承发扬先祖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