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忠君是其中一方面重要内容。
这也是孔子希望天下诸侯都能克己复礼的一个重要思想,但是,公元前517年发生的鲁国内乱,让孔子对鲁国大失所望。
在孔子看来,连国君都被赶走了,这样的国家已经彻底抛弃了忠君思想。
在这场鲁国事变中,孔子尤其对自己的两个弟子非常失望,那正是孟氏家族的两位大佬,仲孙何忌和南宫阅。
小主,
当时,鲁昭公率人围攻季府时,孟氏家族在观望了一阵后,终于选择救季氏而反国君,这让孔子非常生气。
据说,消息传来,孔子当时就失了仪态,将一卷正在读的竹简重重摔到了案上,气愤道:“哪能去攻击国君呢?再怎么样,都不能攻击国君!这两人,不再是丘的弟子了!”
将对仲孙何忌和南宫阅的愤怒发泄了一通后,孔子冷静了下来,陷入了沉思。
曾经的鲁国,是全世界最讲礼仪的国家。自己开办私学,招收弟子,正是借此政治背景,这才有了来自列国诸侯的弟子慕名前来学礼。
但如今的鲁国,却成了全世界最践踏周礼的国家。周礼的核心之一,就是忠君。
但鲁国却出现了权臣驱逐国君的情况。自己该怎么办?
难道国家成了这个样子,自己还在这里厚颜无耻地宣扬礼教文化?
礼教如果不能让国家安定,那还有推广的现实意义吗?
不,鲁国出现这样的严重问题,正是礼教得到了废弃之故!
孔子坚信礼教没有任何问题,如果一个国家自上而下人人都遵循周礼,那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导致今天鲁国这样的情况发生。
但这仅仅是道理,现在的鲁国以季氏为首的三桓根本不讲道理,不讲礼仪!
说穿了,鲁国废弃了礼教文化。
所以孔子很伤心,因为自己的礼教文化在鲁国根本无法推行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