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清理门户:为什么孔子要开除仲孙何忌和南宫阅这两名弟子?

这个人,正是孔子。

我们讲鲁昭公的故事,已经将自公元前517年至公元前510年这长达八年的鲁国政坛主要故事给讲了。

但在政坛之外,还有孔子,也在春秋舞台掀起了属于他的风云。

鲁昭公起兵讨伐季氏,最后失败逃亡去了齐国的时候,孔子正在给他的学生讲课。

这个时候的孔子,年仅35岁,但他已经开始形成了自己的一整套课程体系。虽说还不完善,但已经足够当时的弟子们学习了。

这套课程体系,具体来说就是围绕着培养“文、行、忠、信”四方面的人才,设立“德行”、“政事”、“文学”、“言语”这四门学科。

当然,孔子的学识太渊博了,再说也没有关于这四门学科具体包含了哪些必修课,我们也不好妄言。

但从相关资料中,我们可以确定的是,孔子对每一名弟子都并非要求这四门学科尽皆精通。

对有的弟子,孔子只要求掌握一门就足够了。甚至对于某一门学科中的具体教育内容,孔子对于不同的弟子要求的也不一样。

举个例子来说,就是对某事的看法,孔子根据弟子的个人特点,给予不同的解答。

据说,仲由和冉求都曾经向孔子请教过一个问题,具体讲就是如果手头有一个自己觉得不错的想法,是不是应该立即付诸行动。

当时,孔子对仲由是这样说的:如果家里还有父兄在,你应该先向他们请教,听听他们的意见,如果他们都认为可以,那才可以立即付诸行动,哪能想到一出就是一出,随便就去做呢?

而对冉求却是这样说的:为什么不去做?有了好的想法,如果不立即付诸行动,那还要想法做什么?

这下把另外一个弟子公西华给搞糊涂了,他直接问孔子:“夫子,这算什么?夫子给子路和子有截然相反的两个指导意见,让他们怎么做?”

孔子看了看公西华,笑道:“按老师讲的做啊。子路这人,性格毛躁,遇事轻率,他认为自己有了一个好的想法,不见得是真的好想法。

所以应该多请教他人,要三思而行。他需要的是控制。

子有这人,果断不足,谨慎有余,他认为自己有了一个好的想法,那应该是深思熟虑过的。

所以子有应该立即付诸实践,不能让想法总是只停留在想法层面。他需要的是激励。”

这是一个很着名的孔子教育弟子的故事,是孔子因材施教教育理念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