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基及时从许都旋涡中抽身而走。
时间点,正好在曹操出征河内之后,回归许都之前,这当然不是巧合,而恰恰是刘基有意为之。
他若还在许都,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作为一个宗室外将,不可避免的会卷入到衣带诏事件之中,而以曹操多疑的个性,刘基能不能骗过这位乱世枭雄,谁也说不准。
万一被曹操察觉到刘基是个威胁,以他“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的个性,说不定就会举起屠刀,先按一个罪名,杀了刘基以绝后患。
历史上,神童周不嶷之死,就是例证。
现在,刘基及时抽身而走,等曹操发动大屠杀时,他已经踏上荆州南阳郡的地界。
南阳郡虽然名义上张绣的地盘,但实际上,却是曹军、张绣军、刘表军交错驻防的地方,刘基就算被曹军在后面追杀,也不用过多担心。
下一步,刘基也想好了,就在南阳郡招兵,新建一支强军。
南阳多义士,刘备在新野驻扎时,就曾招募魏延等部曲,刘基有了朝廷加封的“讨逆将军”名号,招兵买马更加的名正言顺。
这一次,刘基排除众议,去许都面圣,朝见皇帝刘协,在朝堂上露脸,在许都显名,看上去没有什么好处,但实际上,却是刘基攻略扬州重要的一环。
有了名望和官职,就算刘繇有什么不测,刘基也能顺利接任扬州刺史,从而在与孙策的交锋中,占据主动权。
名望这个东西,看不见摸不着。
在汉时,却是一个大杀器,有了名望,某种意义上来说,就相当于有了一层保护膜。
就拿祢衡为例,嘴臭得连曹操都恨不得杀他,但因为祢衡名气太大,曹操只好将其送到刘表那里,而刘表看见祢衡也烦,就又送到江夏郡黄祖那里。
这一番折腾之后,虽然祢衡最后还是送了命,但换个角度来想,如果祢衡没有名望,那曹操早就一刀砍了祢衡首级,岂容他继续活下去。
有了名望,有了更高的官职,刘基再招揽人才,就会比之前容易得多,也不用再打刘繇之子的名头,而只需要直接讲一句:讨逆将军、柴桑侯刘基。
讨逆将军官职是皇帝刘协亲自在大朝会是下诏颁发的,比起什么刺史自封的将军,要更有含金量。
就连柴桑侯这个爵位,拿到外面也一样光闪闪的,就比如关羽,一个汉寿亭侯,每次介绍自己,都会拿出来晒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