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认同赵公公几人的说法。
甚至比他们更清楚,萧峰的可怕远超想象。
用十万性命去堆,根本就是徒劳。
这些话,像冰冷的雨水,浇在周围士兵的心上。
刚才还悄悄议论的小兵,此刻彻底没了声音。
嘴唇微微颤抖,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却强忍着没掉下来。
那名叫张叔的老兵,深深吸了口气,伸手拍了拍小兵的肩膀。
可自己的手也在抖。
他望着远方的天空,眼神里满是悲凉——
他家里还有年迈的母亲和年幼的孩子。
原本还盼着打完这仗能回家。
可现在看来,或许再也回不去了。
种师道的心,随着几位高手的话语,一点点沉入了冰冷的谷底。
像是掉进了万丈深渊,连挣扎的力气都没有。
他原本还寄希望于大军的人数优势。
以为即便萧峰武功再高,也架不住人多。
可此刻,这最后的依仗,竟显得如此脆弱,如此可笑。
他缓缓抬起头,望向对面的辽军阵营——
那十万辽军铁骑,排列得整整齐齐。
黑色的盔甲在阳光下泛着冷光,像一片黑色的潮水。
肃杀无声,却透着一股令人窒息的压迫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正虎视眈眈地盯着这边。
只要萧峰一声令下,便会如同潮水般冲锋而来。
接着,他又把目光转向谷口——
萧峰依旧站在那里,白衣猎猎,身姿挺拔。
即便鏖战许久,依旧气势如虹。
宛如一尊不可战胜的战神,越战越勇。
一股巨大的无力感和悲凉,如同潮水般涌上心头,瞬间淹没了他。
他沉默了片刻。
风刮过他的脸颊,带着沙尘的粗糙,可他却浑然不觉。
他伸出手,轻轻整了整自己的头盔。
又抚平了盔甲上的褶皱。
动作缓慢而郑重。
眼神也渐渐从最初的焦躁,转为一片死寂般的平静。
那平静里,没有了畏惧。
只剩下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绝。
仿佛已然下定了某种必死的决心。
他转过身,对着身旁的副将。
声音低沉,却异常坚定,每一个字都带着千钧之力,清晰地传入副将耳中:“传令下去,各军做好准备……若……若事不可为,慕容老先生落败,本将……当与诸位将士,共存亡!以身……殉国!”
副将看着种师道决绝的眼神,眼眶微微泛红。
他用力挺直了脊背,双手抱拳,沉声应道:“末将遵命!”
传令兵的声音,顺着风,传遍了整个宋军大营——
先是高台附近,再是前排阵列,最后传到了后排的辎重营。
每一个字,都像重锤般砸在士兵们的心上。
起初,营中一片死寂。
连风吹过旗帜的“哗啦”声都格外清晰。
那个十七八岁的小兵,再也忍不住,眼泪掉了下来。
却赶紧用袖子擦掉。
然后用力握紧了手里的长枪,枪尖稳稳地指向前方。
眼神里的恐惧渐渐褪去,多了几分坦然。
张叔深吸一口气,从腰间拔出短刀,用刀背轻轻蹭了蹭脸颊的刀疤。
嘴角勾起一抹苦涩却坚定的笑——
死就死了,至少不能丢了大宋士兵的骨气。
有几个士兵,默默从怀里掏出贴身带着的东西——
有的是妻子绣的平安符。
有的是孩子画的歪歪扭扭的小人。
有的是写着家乡地址的布条。
他们轻轻摸了摸,又小心翼翼地塞回怀里。
然后挺直了脊背,握紧了手中的兵器。
没有喧哗,没有骚动,也没有哭喊声。
只有士兵们默默调整盔甲、握紧兵器的细微声响。
以及沉重却坚定的呼吸声。
原本弥漫在营中的焦躁与惶恐……
……
……
……
(尊贵的读者大大,您好!
请帮刀剑发下好评!
多刷刷礼物!
谢谢读者大大您的支持!
刀剑是全职写作的。
每天只能吃拼好饭!
刀剑想一周吃一次肯德基,啊啊啊!
我会努力码字的,争取每天都多写一点给读者大大看!
刀剑永远爱您!
么么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