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章 倭国之战(四)

十日后,在明军围困下,后醍醐天皇被迫交出八咫镜。

当这面传说中能照见神明的铜镜呈到御前时,张无忌却命人将其熔铸成铜锭,用来铸造大明倭州总督印。

冬至这天,京都飘起了细雪。

张无忌在改建后的皇宫正殿召见全体降臣,宣布了震惊四座的政令:即日起废除倭国所有姓氏,百姓以所居地名为姓。原贵族赐汉姓,按《百家姓》排序。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公卿匍匐出列:陛下,这...这会让我们忘记祖先啊!

尔等祖先,今后便是炎黄。

张无忌示意侍卫抬上一尊黄帝铜像,各乡立庙祭祀,每年三月三行跪拜大礼。

他顿了顿,补充道,倭语只准在家中使用,公共场所必须说汉语——包括夫妻夜话。

常遇春后来在日记中写道:是夜,京都哭声震天,如万鬼齐嚎。陛下却命乐师奏《秦王破阵乐》,声压四方。

开春时,更严厉的同化政策接踵而至:禁止穿戴和服,强制改汉服;废除神道教神社,改建孔庙;甚至规定婚丧嫁娶必须按《大明会典》礼仪操办。

最致命的是户籍新政——所有倭人必须与汉人通婚,所生子女登记为汉籍。

陛下,各州上报已有七百倭人因偷偷祭祀天照大神被处决。马三宝汇报时声音发颤。

张无忌正在批阅奏章,闻言笔锋不停:不够。朕要的是百年之后,这片土地上无人记得自己曾是倭人。他忽然抬头,琉球那边送来的甘蔗种如何了?

已在九州试种成功。马三宝连忙道,倭...倭州百姓都说比他们原来的作物产量高三倍。

张无忌露出征服以来第一个真心实意的笑容,传旨:凡改汉姓、说汉语、种汉粮者,免赋税五年。

这年樱花季,京都的樱树被连根拔起,换上了从江南运来的桃树。

当粉红桃花盛开时,张无忌在新建的学宫主持了首次科举考试。

令人唏嘘的是,应试者中竟有八成是倭人子弟,他们用流利的汉语书写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离京前夕,张无忌登上富士山。

望着脚下这片被彻底改造的土地,他将天丛云剑插入峰顶积雪:此剑镇倭气,永世不得出。

山脚下,新落成的归化碑上刻着他亲题的铭文:日月所照,皆属华夏。倭人沐化,永为汉民。

碑文用汉倭双语镌刻——这是朝廷允许倭语存在的唯一场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