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1章 凌晨五点的敲门声

情感轨迹录 家奴 3797 字 3天前

“田颖,你没事吧?看你脸色不太好。”同事李姐关切地问。李姐是公司的老员工,为人热心,对我和小宇的情况略知一二。

我勉强笑了笑:“没事,就是有点累。”

午休时,我还是忍不住向李姐吐露了最近发生的事。她听后沉默良久,然后轻声说:“如果你真的想争取抚养权,光有决心是不够的。刘明的经济条件比你好太多,法院很可能会再次认为他更能给孩子提供优质教育和发展机会。”

“我知道,”我叹了口气,“但小宇现在的情况真的令人担心。那天晚上他一个人走了四公里,万一出了什么事……”

李姐拍了拍我的肩膀:“我理解你的心情。不过,也许你可以从小宇的日常生活质量入手。如果刘明经常不在家,照顾不周,这就是你的突破口。你需要证据,证明他没有尽到抚养责任。”

李姐的话点醒了我。的确,如果我能够证明刘明没有尽到父亲的责任,经常缺席孩子的照顾,法院可能会重新考虑抚养权的归属。

接下来的几周,我开始细心收集证据。每次接送小宇时,我都会询问他的日常生活,并悄悄记录下来。令我心痛的是,小宇提到爸爸经常晚归,有时甚至整夜不回家,只有保姆张阿姨照顾他。

“张阿姨做的饭没有妈妈做的好吃。”有一次,小宇低声告诉我,“而且她总是看手机,不陪我玩。”

更让我担忧的是,小宇说最近经常做噩梦,但当他向爸爸诉说时,刘明总是敷衍了事,说“男孩子要勇敢”。

一天晚上,我接到小宇的电话,他声音哽咽地说想我。我看了一眼时间,已经晚上十点了。

“这么晚了怎么还不睡?”我问。

“我害怕,睡不着。爸爸又没回来……”小宇的声音越来越小。

我的心揪紧了。“张阿姨呢?”

“她在自己房间睡着了。”

我安慰了小宇很久,直到他在电话那头睡着。挂断电话后,我久久无法平静。这样的环境对一个五岁的孩子来说,太不健康了。

周末,我约见了律师。律师在听完我的叙述后,表示有一定胜算,但建议我再收集更多证据,同时改善自己的居住条件,证明我能为孩子提供稳定的环境。

“法院会考虑孩子的意愿,尤其是当孩子年满六岁时。你儿子快六岁了吧?”律师问。

小主,

我点点头:“还有三个月。”

“那你可以等到他六岁后再提起诉讼,同时利用这段时间强化你作为主要照顾者的证据。”

这个建议让我看到了一丝希望。但我也清楚,即使获得了抚养权,单亲妈妈的生活也将充满挑战。我需要更多的支持。

就在这时,我想起了老家和我的母亲。离婚后,我很少回去,一方面是因为工作忙,另一方面也是不想让母亲担心。但现在,也许我需要的正是家人的支持。

我决定那个周末带小宇回一趟老家。乡村的新鲜空气和宁静环境对他有好处,同时我也想让母亲见见外孙,毕竟她已经有半年没看到小宇了。

老家位于城市郊区,是一个正在城市化的村庄,还保留着部分田园风光。车开进村口,小宇就兴奋起来,他好久没回外婆家了。

母亲早已在门口等候。看到我们的车,她快步走来,脸上洋溢着喜悦。

“外婆!”小宇扑进母亲怀里。

“哎哟,我的小宝贝又长高了!”母亲抱起小宇,眼中满是慈爱。她转向我,仔细端详着我的脸:“小颖,你瘦了。工作很累吗?”

我摇摇头,强装笑颜:“没有,挺好的。”

母亲似乎看穿了我的心事,但没有多问,只是拉着小宇的手往屋里走:“来来来,外婆给你准备了好多好吃的。”

老家的一切似乎都没有变,院子里那棵老槐树依然枝繁叶茂,墙角的蔷薇开得正艳。但母亲的白发又多了些,背影也不如从前挺拔。父亲早年去世后,她一个人把我拉扯大,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

晚饭后,小宇在院子里追着蝴蝶玩,我和母亲坐在门槛上看着他的身影。

“小宇最近怎么样?在刘明那里过得好吗?”母亲轻声问。

我终于忍不住,把这几个月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母亲,包括小宇凌晨独自来找我的事。母亲听着,脸色越来越凝重。

“这孩子,跟他爸一个样,固执得很。”母亲叹了口气,不知是说小宇还是刘明。

“妈,我想重新争取小宇的抚养权。”我坚定地说。

母亲沉默了一会儿,然后握住我的手:“你想清楚了吗?一个人带孩子不容易。当年我一个人带你,吃了多少苦头,你是知道的。”

“但我不能眼睁睁看着小宇在那种环境下长大。刘明根本不懂怎么当父亲,他只关心自己的工作。”我的声音有些激动。

母亲拍了拍我的手背:“如果你决定了,妈支持你。要是你争取到了小宇的抚养权,就搬回来住吧。这房子大,我一个人也冷清。村里的小学也不错,离城里不远,你上班也方便。”

我惊讶地看着母亲。搬回老家?这个想法我从未有过。但仔细一想,这不失为一个好主意。村里的生活成本低,有母亲帮忙照看小宇,我也不用担心他放学后无人照顾。

“我考虑考虑。”我说。

那天晚上,我躺在床上,思考着母亲的建议。搬回老家意味着生活方式的巨大改变,但也许这种改变对小宇的成长更有利。城市生活虽然便利,但节奏太快,压力也大。乡村宁静的环境、清新的空气,对小宇的身心健康可能更有好处。

第二天,我带小宇在村里散步。时值初夏,田野里绿油油的水稻随风起伏,远处的山峦笼罩在一层薄雾中。小宇对一切都充满好奇,不停地问这问那。

“妈妈,那是什么树?”

“那是柿子树,秋天会结很多橙红色的柿子,可甜了。”

“妈妈,河里有没有鱼?”

“有啊,小时候妈妈经常在这里摸鱼呢。”

看着小宇兴奋的小脸,我忽然觉得,也许这才是他应有的童年——在自然中奔跑,呼吸新鲜空气,而不是被关在城市的钢筋混凝土森林里。

我们走到村头的小学。正值周末,校园里空无一人,但操场上的篮球架和滑梯吸引了小宇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