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我不想你重蹈我的覆辙。”母亲紧握我的手,“小颖,这四年来,我看着你和陈默在一起,就像看着当年的自己。你总是迁就他,压抑自己的真实感受,害怕表达不同意见。我当年和李文达在一起时也是这样,爱得失去自我。”
我愣住了。母亲从未对我和陈默的关系发表过如此直白的评价,她总是说“你们年轻人有自己的相处方式”。
“真正的爱情不应该让你 constantly 怀疑自己是否足够好。”母亲轻抚着我的头发,“陈默这两个月冷落你,不是你的问题,是他的犹豫和懦弱。一个真正爱你的人,不会让你在关系中感到不安和卑微。”
我回想起这四年的点点滴滴,特别是最近两年,我越来越小心翼翼,生怕说错话做错事惹陈默不满。分手固然痛苦,但内心深处,何尝没有一丝解脱?
“妈,你后悔过吗?”我轻声问,“后悔选择爸爸而不是生父?”
母亲沉默片刻,缓缓道:“我对不起李文达,但从不后悔选择你爸爸。他给了我最踏实的安全感和尊重。爱情不只有激情,还有责任和陪伴。李文达爱我,但他更爱自己的理想和自由;而你爸爸,是用整个生命来爱我们母女三人的。”
“妹妹她...”
“小悦是你爸爸的亲生女儿,但她从未比你更受宠爱,对吧?”
我点头。的确,父亲对我和妹妹一视同仁,甚至有时更偏袒体弱多岁的我。
那晚,我最终没有立即打开生父的信。而是和母亲相拥而眠,就像小时候一样。第二天清晨,阳光透过窗户洒在那件婚纱上,我注意到婚纱腰部有些许不平整的痕迹。
母亲注意到我的目光,微微一笑:“那里改过。怀你的时候,我偷偷放大了腰围,才能继续穿上它。后来再也改不回去了,就像有些人,有些爱,一旦经历,就永远改变了你。”
三天后,我打开了生父的信。信中除了表达愧疚和爱,还提到他后来去了深圳,事业有成,成立了一个基金会帮助贫困儿童读书——这解释了我大学时莫名收到的那笔助学金。
又过了一周,陈默打来电话,表示后悔想要复合。我平静地拒绝了,第一次感受到内心的坚定和轻松。
月末,我陪母亲重新整理了那件婚纱。在整理过程中,我发现内衬绣着一个小小的“永”字——母亲的名字是李永兰。而在这个“永”字下方,还有一个几乎看不见的“文”字。
我忽然明白,母亲从未真正忘记过生父,但她用一生的忠诚回报了养父的爱。爱情有多种模样,而最珍贵的,或许不是最炽热的,而是最持久的。
昨晚,我梦见了父亲田建军。梦中的他不再是病榻上的模样,而是我五六岁时记忆中的样子——高大、温暖,笑着将我举过头顶。醒来时,枕头湿了一片,但心中却充满力量。
今天,我把那件婚纱送到了专业机构进行保养和维护。并非因为它是生父留下的信物,而是因为它见证了两个男人对一个女人的爱,以及一个母亲对女儿的保护。
母亲说得对,我不必为一段不够尊重的感情妥协。真正的爱不应该是一件需要缩紧自己才能穿下的婚纱,而应该是让你舒展做自己的港湾。
窗外,梧桐树开始发芽了。春天终究会来,在经历所有寒冬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