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燕第一届科考还是比较寒酸的。
参加的举子不足700人,但是明经科通过率惨不忍睹。
大概只有4成的升科率,共计256人。
所谓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如果连明经科都考不过的话,只能说这帮考生的水平确实有些次。
余下的256人可以在28号继续考进士科。
赵峥得知这个结果时已经不抱啥希望了,教育资源的不公平从古至今从没改变过。
为什么那些世家子说自己家是簪缨世族、累世公侯时,那么自豪,那么有底气?
不仅仅是因为出身,更多的是他们从小获得教育资源、自身的见识水平,从长辈中获得经验远远超过平民子弟,他们有底气把那些贫苦人家培养的学子踩在泥地里。
就如同长孙无忌,这个大家印象中的宰辅文臣,他不仅仅带兵打过仗,还打赢了。
他凭借的就是他爹长孙晟就是名将,突厥之所以分裂,杨坚之所以能得圣人可汗的称号,长孙晟功不可没。
长孙无忌耳濡目染下,会打仗根本不稀奇。
赵峥之所以开设书局、建图书馆,本质都是为了弥补在知识获取途径上的一些差距。
只有教育普及了,人才的基数大了,才可能有源源不断的人才涌现。
纯粹依靠贵族政治是走不远的。
第一届的举子,哪怕质量差劲一些,赵峥也会给他们一个机会。
算是千金买马骨了。
八月三日,试卷批改完成后,赵峥一一过目。
进士科上榜仅仅32人。
文试第一名,周怀仁
文试第二名,裴松
文试第三名,陈詹
...
头名罕见的不是由世家子包揽,倒是让赵峥来了一些兴趣。
八月八日殿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