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会于是问降将蒋舒道:“山上有无神庙?”
蒋舒答言并无庙宇,只有蜀故丞相诸葛亮之墓,全部蜀将亡,怪不得阴云愁惨。
钟会闻言,恍然说道:“诸葛公遗惠及民,理应致祭。”遂谨备牲醴,亲自前往墓前祷祀,且誓言入蜀以后,决不妄杀一人,待至祭拜祷告完毕,狂风顿息,愁云四散。忽然清风习习,细雨纷纷。一阵过后,天色晴朗。魏兵大喜,皆拜谢回营,然后再进。
后主刘禅闻汉中失守,急遣左右车骑张翼和廖化,及辅国大将军董厥,领兵拒魏,迟了!迟了!且遣使向吴求援,一面下令大赦,改景耀六年,为炎兴元年。
姜维尚在沓中,听闻得魏兵进攻,慌忙调兵抵御,可巧邓艾引兵杀到,便与对垒,相持了好几日。忽然由探马来报,汉中失守,傅佥战死,姜维大惊道:“汉中一失,我无归路,只好速退罢。”
姜维当下拔寨齐退。行军来到强川口,后面追兵又至,姜维无心恋战,且斗且走,丧失了部兵多人。将要抵达阴平,后方有探马走报道:“魏将诸葛绪,进据桥头,截我去路。”
姜维闻言沈吟,想命军士改向北行,扬言将截击诸葛绪后。诸葛绪果然为所绐(哄骗),退兵三十里,四面窥探,并无蜀军,哪知姜维已还向桥头,趋回剑阁去了。
蜀将廖化、张翼、董厥等,奉命抗拒魏军,正与姜维相遇,姜维谓剑阁险阻,必可固守,不如并力扼住,待敌粮尽退归,再可规复汉中。
廖化等人也深以为然,遂连合士兵一同来到剑阁,依险地而分屯,果然钟会兵至,无隙可乘,就是邓艾和诸葛绪,一齐趋集,也是屡攻不克,徒费奔波。
钟会知难欲退,偏偏邓艾冒险进攻谋取,引兵自行,惟诸葛绪仍然与钟会合军。
钟会因邓艾不受节制,迁怒及诸葛绪,密奏诸葛绪畏懦无功,竟将他缉拿起来,囚入囚槛车送归,所有诸葛绪士兵三万人,悉归钟会管辖。钟会且留下攻打剑阁,专探邓艾消息。时魏军因军粮不继,钟会准备退兵。
邓艾上书说:“如今贼寇大受挫折,应乘胜追击。从阴平沿小路、经汉德阳亭,奔赴涪县,距剑阁西有百余里,距成都三百余里,派精悍的部队直接攻击敌人的心脏。姜维虽死守剑阁,但在这种情形下,他一定得引兵救援涪县。此时,钟会正好乘虚而入。如果姜维死守剑阁而不救涪县,那么,涪县兵力极少。兵法说道:“攻其不备,出其不意。”今进攻其空虚之地,一定能打败敌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邓艾却率领部曲,就在阴平僻道,趋入前面,都是丛山峻岭,渺无人迹;邓艾不顾艰险,勒令军士逢山开道,遇水架桥,到了危崖峭壁的地方,却用毡子(毡子, 用羊毛等压成的片状物)裹住身体,先滚下去,将士等人不敢落后,如法遵行,及至无毡可裹,于是各自用绳索束腰,攀木挂树,鱼贯而进。邓艾不久即死,何苦为此?
途次尚有二座废垒,虚无一人,邓艾指示将佐道:“此间空垒尚存,想诸葛孔明在日,定必派兵把守,今已废置,是天使我成功了。”
及行近江油,路渐平坦,总计所经路险,约有七百余里,部众在途伤亡,亦不下数千人,自是有进无退,只好拼命杀入。江油守将马邈,漫不加防,一听闻邓艾士兵已赶到城下,吓得魂飞胆落,慌忙开城迎降。
蜀汉卫将军诸葛瞻(诸葛亮之子)督诸军停驻涪城,听闻得江油被攻陷,连忙调兵抵御;尚书郎黄崇,劝诸葛瞻急出据险。
诸葛瞻因兵尚未集,不便遽出,才阅两日,魏兵已将险要之地占去,眼见得涪城难守,不得已退保绵竹。
邓艾令其子邓忠及司马师纂,引兵追杀诸葛瞻,被诸葛瞻一鼓击退,还见邓艾,报称敌未可击。
邓艾大怒道:“存亡利害,在此一举,若非冒死进击,难道还有生路么?”
邓忠与师纂乃复驰去,与诸葛瞻再战。这番接仗,与前次迥不相同,魏兵俱怀死志,锐不可当,诸葛瞻正虑招架不住,偏又有大队人马杀来,乃是邓艾自来接应,两军杀至日暮,蜀兵四散,诸葛瞻与尚书黄崇,并皆阵亡。
诸葛瞻之子诸葛尚年将弱冠,登城遥望,见父亲诸葛瞻陷入阵中,不禁恸哭道:“我父子荷国重恩,应该效死,只恨朝廷不早斩黄皓,致有此祸!今我父已死,我何生为?”遂策马杀出,格毙魏兵数名,也即捐躯。父死忠,子死孝,不愧为武侯子孙。
邓艾遂杀入绵竹城,守兵尽溃。绵竹距成都,只有百余里,败报早发夕至,急得后主刘禅束手无策,连忙召朝臣商议,或谓宜东出投奔吴国,或谓且避往南中七郡,惟光禄大夫谯周,谓不如降魏,后主刘禅迟疑未决,流涕还宫。何不叫师巫退敌?
是时吴太后与梁王刘理(刘备之子,蜀汉后主刘禅、甘陵王刘永异母弟),皆早殁,鲁王刘永徙封甘陵,不在都中,余如张后及太子刘璇等,毫无主见,只有在旁陪着流泪哭泣。
忽然有一人趋入道:“如果势穷力屈,祸败必及,便当父子君臣,背城一战,同死社稷,方好见先帝于地下!奈何遽欲出降呢?”
后主刘禅瞧着,乃是第五子北地王刘谌。刘禅庸主,不意有此奇儿?原来后主刘禅有七子,长子刘璇,已立为太子,次子为安定王刘瑶,又次子为西河王刘琮,时已去世。又次子为新平王刘瓒,第五子就是北地王刘谌,六子刘恂,封新兴王,七子刘虔,封上党王,刘谌最号“英明”,故有“此谏”。
后主刘禅却怒说道:“童子何知?也来多言!”
刘谌大哭道:“先帝创业艰难,一旦拱手让人,岂不可惜?谌宁死不受辱呢。”
后主刘禅将他叱退。俄而谯周复入报道:“魏兵将到城下,陛下若依臣言,还可保全爵禄,必无他虞,臣愿至魏营力争,决不使陛下罹灾。”
后主刘禅听到此语,心下稍宽,总教性命可保,何惜屈膝?于是让周缮草就降表,与侍中张绍,驸马都尉绍良,一同赴往邓艾军营中请降。
邓艾方来到雒城,得降表而大喜,答书有“微子归周,当为上宾”等语,因而遣绍良持投降书返报,自率部兵,径诣成都。
邓艾到成都城北,后主刘禅乘坐骡车,率领太子、诸王、群臣六十多人,绑住自己、抬棺至军营拜见。邓艾手执符节,解开绑缚,焚烧棺材,接受投降,并宽恕了他们。邓艾约束部众,进城后,没有发生抢掠。他安抚投降的人员,使他们复任旧业,受到蜀人的拥护。
是日,北地王刘谌为国家灭亡感到十分痛苦、悲愤,于是刘谌带着妻子以及孩子来到祭祀刘备的昭烈庙中痛哭祭拜。哭拜之后,随后拔起佩剑,先将妻、子杀死,然后自杀。
汉至此乃亡。总计蜀汉自先主刘备开基,称帝三年,后主刘禅嗣位四十年,合得四十三年,独详蜀汉历数,隐宗紫阳书法。三汉共二十六主,总计得四百六十九年。再加一笔。
邓艾既入成都,禁止将士掳掠,独收锢黄皓,意欲加诛,黄皓贿赂邓艾左右人,终得免死。奈何不诛此竖?
邓艾依东汉邓禹故事,以天子的名义,任命大批官吏。承制拜后主刘禅为车骑将军,太子诸王,各有封职;但使后主刘禅驰书剑阁,饬令姜维投降魏国。
姜维闻诸葛瞻败死,还援成都,行至郪县,接得后主刘禅敕书,踌躇多时,于是令部兵还降钟会,就是廖化、张翼、董厥诸将,亦偕姜维同降,将士统皆愤激,拔刀斫石,尚欲与魏兵决一死战,经姜维密为晓示,方随至钟会军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钟会素闻姜维才名,开营迎入,莞然笑语道:“伯约来此何迟?”
姜维流涕道:“维不能保主,本当一死,因闻将军仁明英武,故不惜来降,今日至此,尚为太速呢。”
钟会听了此语,忙伸起手握姜维手,引置上座,与谈心腹,并使姜维依旧领兵,姜维自然暗喜,遂引领钟会到涪城驻扎。
钟会听闻邓艾恃功专断,心甚不悦,邓艾又上书给司马昭,请乘胜伐吴,并封降王刘禅父子,使吴人望风畏服云云。
司马昭表封邓艾为太尉,钟会为司徒,独未肯遽从邓艾之请。特檄监军卫瓘告谕邓艾,叫他事须先报,不得专行。
邓艾奋然道:“大夫出疆,苟利社稷,何妨专命?艾惟知《春秋》大义,怎得无端牵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