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洋务运动:师夷长技以制夷

九四:无咎,弗过遇之,往厉必戒,勿用永贞。

为什么会没有灾难?

因为弗过遇之。

我们虽然遇到了问题,但是言行举止都不过分,为人处事合乎中正之道。这个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不会产生灾难性的后果。

如果我们再往前超过一点点,那就过分了,危险了。这时,我们必须小心戒备,在必要的时候不用过于固执,而是要懂得变通之道。

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清朝的有识之士已经开始意识到清军武器装备的落后。只可惜清朝统治者忙着享受荣华富贵和镇压国内起义,根本没有重视这个问题。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惨痛失利,再次警醒了国人。清朝部分官僚开始认识到西方坚船利炮的威力,为解除内忧外患,维护清朝统治,他们有意学习西方文化及先进技术以增强国力。

这些人,被称为洋务派。洋务派的核心人物是恭亲王奕?。

1861年1月11日,奕?向在热河行宫的咸丰帝上书,奏请推行以富国强兵为目标的洋务运动,试图师夷长技以制夷。

他在奏章中提出,在军机处以外另设一个中枢政府机构,即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主要负责处理与列强的外交事务。这是一个规模极小、权力极大的机关,只有奕?、桂良、文祥区区三人,职能除负责清朝外交工作以外,还逐渐掌握了财政、军事、教育、矿务、交通等大权,事实上成为决策与管理一切洋务工作的总衙门。

同一年,咸丰帝病重不治而驾崩。他唯一的儿子清穆宗爱新觉罗·载淳(1856年-1875年)登基,是为同治帝。

懿贵妃作为同治帝生母,得以与钮钴禄皇后两宫并尊,被称为“圣母皇太后”,徽号慈禧,人称慈禧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