琦善无法隐瞒香港岛被侵占的事实,很快被革职查办。
这时候,林则徐依然在奋力备战抗英。在他的鼓舞下,东南沿海百姓积极支持和配合清军作战,自发抗击英军。英军入侵厦门时,当地百姓组织起来发动袭击,迫使侵略者退守鼓浪屿。英军入侵浙江时,浙江人民成立黑水党不断实施军事打击。英军进犯长江时,沿江百姓采取各种措施阻止英舰前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区区四千英军,怎么可能击穿亿万中国人构建的血肉长城?
然而,道光帝居然自毁长城。
在道光帝族侄爱新觉罗·奕山的指挥下,清军在虎门、广州接连作战失败,关天培力战殉国,广州要地全失。
道光帝将责任全部归罪于林则徐,斥责他任职期间没有积极筹备防务,以致奕山的失败。随后下旨革其发配新疆伊犁“效力赎罪”。临行之前,林则徐满腔悲愤地写下七律《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其中有一句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语气慷慨悲壮,遂成千古名句。
国之脊梁被抽走,失去胆气的清军兵败如山倒。清廷被迫全面接受英国提出的条款,签订丧权辱国的中英《南京条约》,通过割地、赔款、五口通商,才终于换来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结束。在南京条约中,清政府割让香港岛,丧失了领土主权;开放五口通商,允许在华自由贸易,丧失了贸易主权;中国海关无权自主制定关税,丧失了关税主权。
向英国赔偿的二千一百万银元虽然金额巨大,相比起来倒显得微不足道。
更可怕的是,西方列强像鲨鱼闻到了血腥味,纷纷冲上来撕咬两口。清政府被迫与美国、法国、比利时、瑞典、挪威等国签订了同样的不平等条约。
而林则徐来到新疆后,依然精忠报国。他指导开垦,兴修水利,行程三万里,垦荒五十七万余亩,又大力推广存水取水的坎儿井和纺车。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后,道光帝再度起用林则徐。他先后在陕、甘、云、贵等地广施德政,泽被当地百姓。但对于日益腐朽的清帝国,他的努力不过只是杯水车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