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楚王抬手示意众人安静,他的眼神在春申君和项燕之间来回扫视,心中暗自思量。他渴望扩张领土,成就一番霸业,但也明白项燕所言不无道理。
片刻后,楚王开口道:“丞相所言,甚合寡人意。即刻派人前往边塞,许以优厚条件,招降秦军。但项将军也要做好准备,做出兵临城下之势,要知道我楚国百万雄兵不是吃素的!若招降不成,便以武力解决。我大楚,绝不允许任何阻碍我们霸业的存在!”
“臣遵旨!”春申君得意地看了项燕一眼,躬身领命。而项燕则无奈地叹了口气,行礼道:“臣领命。”他心中清楚,一场恶战恐怕难以避免,而楚国的贵族们,却似乎还沉浸在不切实际的幻想之中。
退朝之后,项燕独自一人走在回府的路上。夕阳的余晖洒在郢都的青石板路上,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他望着远处的城墙,心中满是忧虑。他知道,那些边塞秦军绝非等闲之辈,他们的坚韧和忠诚超乎想象。而楚国的贵族们,只知道贪图享乐,轻视武将,对战争的残酷一无所知。
与此同时,春申君在自己的丞相府中,正与一群门客们商议着出使边塞的人选。府中灯火通明,歌舞升平,美酒佳肴摆满了桌案。
春申君端起一杯美酒,轻抿一口,脸上洋溢着得意的笑容:“此次招降秦军,乃是我楚国崛起的关键一步。只要成功,我大楚必将称霸天下!那些武将,终究只能为我们的霸业冲锋陷阵,真正掌控天下的,还得是我们这些运筹帷幄的文臣。”
门客们纷纷附和,赞美之词不绝于耳。在他们眼中,春申君就是楚国的栋梁,是能够带领楚国走向辉煌的领袖。然而,他们却丝毫没有意识到,前方等待楚国的,可能是一场巨大的危机。
而在郢都的街头巷尾,百姓们也在议论纷纷。有人期待楚国能够扩张领土,带来更多的繁荣;也有人担忧战争会带来灾难,让他们失去安宁的生活,但是开疆拓土让他们有了新的活路,不明的财富也在向他们招手,大王和贵族们吃肉喝汤,他们闻到肉味也是好的,没准还能有口汤喝。
但无论如何,楚国的命运,似乎已经在这场朝堂的争论中,悄然发生了转变。一场关乎楚国未来的风暴,正在悄然酝酿,而郢都的贵族们,却还在权力和野心的迷梦中,浑然不觉。
朔方长歌
暮春的朔方城浸润在琥珀色的夕照里,夯土城墙被镀上金边,城头猎猎作响的玄色秦旗边缘泛起细碎的光。城外新修的水渠蜿蜒如银带,灌溉着成片刚插下绿秧的水田,蛙鸣与农夫的吆喝声此起彼伏,全然不似边塞烽火之地。
市集中央的胡杨树下,秦军伍长张强正帮着匈奴老汉阿骨打整理货物。羊皮袄、兽皮靴与中原丝绸堆成小山,骆驼驮架上还挂着成串风干的羊肉。
"张兄弟,这批货物就拜托你了。"阿骨打粗糙的手掌重重拍在张强肩头,青铜镶玉的护腕撞出清脆声响,"听说你们和新国的商会有合作,这生意肯定能赚大钱!"
张强抹去额头的薄汗,将一卷捆扎货物的麻绳掖进腰带。他身上的皮甲已褪去秦军制式的刻板,边角处绣着匈奴特有的云纹,腰间弯刀的刀柄缠着羊毛毡:"放心吧,阿骨打大叔。新国商会信誉极好,我们的货物送到那边,保管能卖个好价钱。"
他压低声音,目光警惕地扫过四周,"不过最近要多加小心,听说匈奴单于在暗中调集兵力,恐怕又要蠢蠢欲动了。这批货到了我们的货站,自有新国的商人接手,如果他们受阻到达不了,我们就可以护送到下一座边城,那里靠近内陆关卡,肯定有新国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