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章 世俗帝国建立152

郢都风云

暮春的郢都,空气中浮动着潮湿的水汽,宫殿外的梧桐树上,知了已经开始了聒噪的鸣叫。郢都朝堂之上,青铜烛台上的火苗在穿堂风中摇曳不定,将楚王那鎏金镶玉的王座照得忽明忽暗。殿内弥漫着一种压抑而又躁动的气氛,仿佛一场风暴即将来临。

楚王熊悍端坐在高高的王座之上,头戴九旒冕冠,身着玄色绣金长袍,腰间的玉珏随着他微微前倾的动作轻轻晃动。他目光炯炯,扫视着下方的群臣,眼中闪烁着难以抑制的兴奋与野心。

“诸位卿家,如今秦国被困函谷关,咸阳危在旦夕,此乃我大楚崛起的天赐良机!”楚王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西域和边塞尚有不少秦军势力,若能将他们招降,我楚国的版图必将大大扩张!这天下,迟早是我大楚的囊中之物!”

话音刚落,殿内顿时响起一阵窃窃私语。丞相春申君黄歇身着一袭月白色锦袍,头戴高冠,腰间系着象征身份的犀角带,从容不迫地走出队列。他那保养得宜的脸上挂着自信的微笑,举手投足间尽显贵族的优雅与从容。

“大王所言极是!”春申君声音清朗,带着恰到好处的谄媚,“臣以为,秦国如今已是强弩之末,那些远在西域和边塞的秦军,远离故土,孤立无援。只要我们派出能言善辩的使者,许以高官厚禄,晓之以利害,动之以情义,那些秦军将士,又有谁会愿意为一个被困孤城、即将覆灭的朝廷卖命呢?”

小主,

春申君说罢,微微欠身,向楚王投去讨好的目光,心中暗自盘算着:若此次招降成功,自己必定是首功,到时候在楚国的地位将更加稳固,权力也会进一步扩大。他甚至已经开始想象自己站在扩张后的楚国版图前,接受万民朝拜的荣耀场景。

然而,大将军项燕却站在武将队列中,面色凝重。他身披玄铁甲胄,腰间悬挂着那把跟随他多年、饮血无数的青铜长剑,铠甲上的血迹和磨损痕迹,诉说着他征战沙场的赫赫战功。

项燕向前踏出一步,声音低沉而有力:“大王,丞相,此事恐怕没那么简单。据斥候禀报,边塞秦军虽与咸阳失去联系,但他们纪律严明,坚守不退。这些年来,他们在当地屯田戍边,已与当地百姓融为一体,形成了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他们绝非丞相所说的‘散兵游勇’,想要招降,怕是难如登天。”

项燕的话语如同一盆冷水,浇在了春申君的热情之上。春申君眉头一皱,眼中闪过一丝不悦,脸上却依然保持着微笑,只是那笑容中多了几分轻蔑:“项将军,你常年征战沙场,勇猛有余,却未免过于谨慎。那些秦军,不过是群失去了主心骨的乌合之众。只要我们开出足够诱人的条件,何愁他们不归降?难不成,项将军是害怕这些秦军会威胁到你的威名?”

春申君的话音刚落,文臣们队列中便传来一阵低低的笑声。那些身着华丽长袍、养尊处优的文臣们,纷纷用嘲讽的目光看向项燕。在他们眼中,武将不过是些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莽夫,只会舞刀弄枪,哪里懂得治国安邦、运筹帷幄的道理。

项燕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手不自觉地握住剑柄,心中怒火中烧。他在战场上出生入死,为楚国立下了汗马功劳,却屡屡遭到这些文臣的轻视和排挤。

但他深知此时不是冲动的时候,强压下心中的怒火,沉声道:“丞相,战争非儿戏,轻敌必败。那些秦军在边塞坚守多年,早已将那里视为第二故乡。他们为了守护自己的家园,必定会拼死抵抗。我们若贸然行事,只怕会陷入一场苦战,损兵折将。”

“呵,项将军这是在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吗?”春申君冷笑道,“我看你是老糊涂了,不敢与秦军一战。楚国养着你们这些武将,可不是让你们在这里畏缩不前的。”

“你!”项燕怒目圆睁,向前跨出一步,却被身旁的副将轻轻拉住。副将微微摇头,示意他不要冲动。项燕深吸一口气,强行压制住心中的怒火,退回原位。